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新生

日期:2021-04-09 10:48:53        来源:新西部教育网    浏览量:

  新生

  文/(北京)李红

  2021是一个新的年份,在这新的一年里,《华文月刊》向所有读者展开了她全新的容颜。在这新的容颜中,“瑞林茶座”是最温润又最耀眼的一篇。

  陈瑞琳老师是陕西人,但陈老师从1992年就移居美国,所以作为陕西老乡,作为陕西的本土作家,想要认识像陈瑞琳老师这样的大家,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华文月刊》把这梦,把这天方夜谭变成了现实。虽然依旧隔着千山万水,但陈瑞琳老师的音容笑貌气质情韵已经扑面而来,让我们嗅到了异国他乡的清风,看到了心灵交汇的阳光,感到了重生与新生的喜悦与希望。

  陈老师13岁开始发表小说,15岁考上大学,事业顺风顺水,成就赫然卓然。但陈老师在2021年第一期“文学茶座”《我的“草原”》中却这样写到:“我的真正开始创作,应该是出国以后的冲动。”

  我相信,这冲动就是生命移植钻心的痛,就是面对新世界的冷暖惊喜,就是原乡记忆、本土文化与异域生活、异质文化的击撞,对峙和撕裂,就是一场撕心裂肺又无法回避的心理挣扎。难以割舍的母体文化脐带系缚在心灵深处,家国的失去,异域的艰难,不肯倒下的倔强,对文学的痴迷与不甘成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喷涌冲动。陈老师把这“冲动”放在文章之首,并且用“历尽漂泊的风雨,激情退去,反思慨然,家国的失去伴随的却是生命移植的丰沛”,正“是生命的‘移植’,激发了创作的才情”来诠释,足见这“冲动”的苦涩与强劲,足见这“冲动”与原来的“冲动”多么不同。

  这“冲动”带来了真正的创作,带来了文学前所未有的茁壮和旺盛。

  陈老师在“瑞林读书”中解读北美新移民作家正面书写异域生活文化冲突的先驱,“离散文学”的经典作家査建英的代表作《丛林下的冰河》时说,《丛林下的冰河》是一本“自传色彩比较强的小说,是在整理自己整个出国的心路历程”;在“巡礼•北美新移民作家vs作品”时陈老师说“严歌苓把自己的创作成就归功于自己的艺术观念受到了重新洗牌”;在“瑞琳读书”中陈老师在解读伤痕文学代表人物卢新华的《紫禁城》时又说,卢新华的《紫禁城》是“站在东西方的交叉视点上,纵横在文化反思的批判”,还说“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走到西方,没有面对西方世界如此切身的体悟,他可能写出“大浴女”、“长恨女”,但绝不会是《紫禁女》。他的跨文化的眼光,正是来自‘漂流’无依的怅惘悲情”。

  “漂流”无依,重新洗牌,交叉点,跨文化,移植,离散,成了陈瑞琳最关注的问题,也成了她对新移民作家们心理历程进行发掘和探索的切入点。陈瑞琳在《我的“草原”》中说:“文学的成长,其实是来自一个民族文化灵魂的成长。”怀着对生命,对文学的高度认知和深广情怀,陈瑞琳从离散,从相融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移植”学,“离散”学。“移植”学,“离散”学是在更广阔的地理背景下对中西文化深层感受的深层探究,这探究给新移民文学找到了新机,让新移民文学充满活力,陈瑞琳老师也因此赢得了“当代海外新移民华文文学研究的开拓者”的美誉。

  “离散”说的提出,凝聚着陈瑞琳对众多北美新移民作家写作经验的深入研究和精准提升,更浸含着陈瑞琳自己创作实践切身体会的温热与伤痛。陈瑞琳说她的“第一部域外散文集《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里面的很多篇章都是在夜里打工回来后完成的,它是我海外散文创作的初试锋芒,也是我写给母亲的他乡报告”。

  儿行千里母担忧,游子浮云故园情,可以想见,这写给母亲的“他乡报告”,含着怎样的艰涩,怎样的思念。这艰涩、这思念是移植的必然遭遇,如同一棵树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必然要经历一个“换性”的过程。这“换性”对于人,既包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更包含已经固化的思想、情感、习惯对新环境新文化本能的抵触,和新环境新文化对原有意识、习惯的击撞与撕裂。“换性”是痛苦的,这痛苦的结果无非两种:死亡,或者茁壮。

  失去自我,迷离彷徨的生命不在少数,但向往活着,向往生长,向往茁壮是生命本能的坚韧与渴望。怀着这份坚韧,抱住这渴望不放,咬着牙,生命就能把自己从固有的状态中撕裂出来,把新的环境变成丰饶肥沃的土壤。

  陈瑞琳把这叫做“离散”,在这“离散”的特质中,陈瑞琳和众多北美新移民作家一样,迅即消解着“原乡”概念,寻找着新的精神依托,寻找着“个体人”的生存自由,寻找着新的文化认同。他们游走在两种文化的边界,在社会与艺术诉求之间,在忠诚与背叛,抵达与回归的矛盾中不断挣扎徘徊。因为这批作家大多有“学院派”背景,使得他们在“原乡”与“异乡”文化切换中更为自觉,换句话说,他们的“离散”是主动的,清醒的,有意识的,他们虽然身处本土与异质文化的巨大漩涡中心,但却能以一种甘居“边缘化”的超然心态,有意识地保持了“边缘”与“中心”的心理距离,以一种有容乃大的视野与气魄,为自己开拓出极富张力的空间。双重的“离散”空间,双重的经验书写,使他们产生出巨大的思考能量,在创作中形成更为强烈的艺术张力。

  正是这痛彻心扉又激情澎湃的体验,陈老师在第一本域外散文《走天涯》出版后就开始关注北美的新移民创作群,并在1999年就应邀为《侨报》撰写“新移民作家扫描”专栏。陈老师说写散文是她的至爱,写评论则是她的使命,为了推进“新移民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进程,陈老师不辞辛苦,不吝时间,不为职称,也无报酬,默默地发掘和评论着一个个默默写作的人,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海外新移民文学发展拓路的大旗。

  陈老师的努力卓有成效,2005年9月,她和西雅图作家融融共同主编的《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与点评》一书在美国轻舟出版社隆重出版。这一年10月,各路作家和学者纷纷飞向纽约,共同庆祝第一本北美新移民作家的作品《一代飞鸿》的问世;也是2015年,陈老师被邀去哈佛大学参加两岸作家对谈;这一年年底,国内《文艺报》特别给她颁发“理论创新奖”;第二年6月,享誉极高的“北美经典五重奏”收录了她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

  陈老师在《我的“草原”》最后一段写到:“人的生命在‘失’的时候必然有所再‘得’。”文学也一样,文化的碰撞,撕裂,肯定会失去很多固有的东西,但也必然会在痛苦与撕裂中交融交汇,给文学灌注很多新的元素,让它生成很多新的细胞。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情怀,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给陈老师带来了文字的改变,使她迎来了自己创作的金色景象,更给北美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开拓出一片丰沃广袤的新天地。

  2010年5月,陈老师在南昌举行的中国首届小说节上,代表海外作家抒发了自己的心声,陈老师说:“历史将会证明,中国未来的文学只有在吐故纳新中,在与全球新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中,在海内外交相呼应的大格局中,才能不断地释放自己的心灵,最终登上世界文坛的高峰。”

  这是陈老师对中国未来文学的期待,也是她这么多年写作、研究实践中深深的体会。非常遗憾不能当面聆听陈老师的教诲,但《华文月刊》把陈老师推到了我们面前,把陈老师的文字与经验推到了我们面前,并通过陈老师把和陈老师一起成长一起丰茂卓越的作家群推到了我们面前。作为本乡本土的写作者,虽未被“移植”,但也是一次换土换血求新生的机会,我们要像北京语言专家汪景寿教授所说,“鱼钓到手,应沉下心来,慢火煎鱼,切忌爆炒腰花,应当像北美华人作家那样,不怕清贫和寂寞,死心塌地,默默耕耘,假以时日”,我们一定会在与异质文化的撕裂对峙中,寻找到“个体人”的“生存自由”,在“离散”的特质中,造就自己独特的张力和自由思考空间,在破缺求新的生命意志中,成为新文化新文学的新生者。

  转自《华文月刊》2021年四月号杂志

 


 

 

  作者简介

  李红,女,陕西富平人。陕西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潮起潮落》三卷本。诗歌、散文、评论散见于《诗刊》《文化月刊》《文谈》《陕西日报》《光明日报》《新西部》《华文月刊》《衮雪》等报刊。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