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似海 满怀感恩”征文:相濡以沫见真情 - 文学作品 - 新西部教育网
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情深似海 满怀感恩”征文:相濡以沫见真情

日期:2017-05-02 09:15:17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

  王维新

  我和妻子是1981年10月在西部一个小县城结婚的。介绍人是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他是我父亲和岳父的熟人。由于爱好文学的缘故,我们成立了“九勤读书会”,陈先生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妻子当时是百货公司的营业员,我是电信局的报务员。

  我们原来打算国庆节在国营第四食堂订做宴席,招待同事和亲友,食材已经预定了一些。婚期快到时,岳父的一个同事提醒他,上面要求很严,反对领导干部借儿女婚事大操大办。为了避免麻烦,我们只是招呼亲戚和家人吃了一顿饭。老人们便让我们去旅行结婚。

  我们从千阳坐汽车来到宝鸡,在龙泉巷坐上了去西安的火车,下了车,走出车站,来到解放路上,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不辨东西。后来按照站牌所指,从东大街由东向西转过来,在唐城百货大楼逛了一圈,来到西京照相馆照了新婚黑白照,站在旁边看了看钟楼。凭着我的一个证件,住进了设在通济坊的省邮电管理局招待所。我们买了几个香蕉,拿回住处,原以为它很脆,谁知道剥了皮,原来是绵的,感觉很难吃,就送给了当服务员的一位老大爷。我们结婚时,我25岁,她24岁,按照当时的政策,我们可以享受一月的晚婚假。回到县上,我们走访了双方的亲戚,就帮助岳父家干些家务。

  我家兄妹6人,我是老大;他家姐弟6人,她也是老大。两家的人口负担很重,经济状况较差。我们的新房就是我的宿舍,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她娘家陪的一个木质合箱,那个大立柜和那对简易沙发是我俩到市场上买的。每当夜晚的时候,那个柜子邦邦直响,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到很害怕,后来询问木工,他说是用湿木头做的,温度一变化它就响,果然,后来我们发现柜子的扇面裂了几条口子。

  双方父母都养活着一大家子人,我们靠自己的计划和节约,后来家具电器一件件都置齐了。

  我们在一块已经生活了30年,搬过8次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困苦之日,我们至今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一直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彼此一生都没有说过被许多人说滥了的那三个字,但是,彼此都十分在乎对方。我写作的时候,她把茶杯端过来放在我跟前;把水果洗干净接在我的手里;那年我因车祸在县医院住院部四楼住院治疗,她从院里的食堂买下烫手的面条,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到四楼,把饭碗端到我的跟前。看到她疲惫的样子,我暗暗下决心,这一生一世要对她好。她是一个善良而质朴的人,每次去上街,她总要坚持给我买衣服,我坚决不要。我想只要有换洗的就行了。她总是在生活的细节上处处关心我,我对她心存感激。我们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卿卿我我,我们以平淡真诚的心对待对方。

  1982年8月,我们的独生女儿出生了,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上,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她以给她一颗好心不给她一张好脸对待女儿,使女儿自小有点怕她,但却愿意对她说心里话。2000年7月,女儿以798分的成绩,夺得全县文科状元,成为当年北京一所高校在全国录取新生的最高分。2004年女儿大学毕业,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又带薪在北大读研究生。妻子退休了,亲友主张让她留在家乡给我做饭,我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我让她去报班,参加服装模特儿训练、参加合唱团、参加夕阳红舞蹈队。我想她退休了,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我希望她天天在快乐中度过,不要变成一般的家庭妇女。

  2010年夏季,她来到北京照顾怀孕的女儿。8月2日,小外孙诞生了。2011年年初,组织决定我退居二线。应女儿、女婿的邀请,我来到北京和他们团圆,和妻子一起照看外孙。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

  我们一同走过了30年沧桑岁月,留下了一段段甜蜜的回忆。打开尘封的相册,展现往日的身影,看到当年勃发的英姿,回想豆蔻年华时期那种浪漫,回想人到中年的那种负重,回想暮年向我们走来的那种遗憾,我们忽然觉得青春如此短暂,过去的情景不可复制。我们感到有缘是一种天意,敬重是滋养婚姻的香料,体贴是相互爱慕的真情。只有心静才有忠贞,只有和谐才有幸福。

       作者简介:王维新,男,笔名楚微、春光、晓文、碧野、蒙泰奇、秦千文、北山人等。原籍宝鸡千阳,现居北京。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搜狐网、凤凰网签约作家,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作家联谊会会员,北京小小说沙龙成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获得者。

  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中国报告文学》、《延河》、《陕西日报》、《世界华人周刊》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特写、报告文学等600多篇,获中国作家年会一等奖、“中华诗词发展杰出贡献奖”金奖、《光明日报》征文一等奖等奖励100多次。主编出版了《探索中的收获》、《可爱的千阳》、《报载千阳事》等书籍10种,参与编纂大型丛书12种,创作《千河奔流》、《渭北明珠》、《根植沃土》、《情暖孤老心》、《土地新歌》、《国策奏鸣曲》、《聚焦千秋业》、《田野新画卷》、《金秋辉煌》、《金光大道》、《生命赞歌》等电视艺术片脚本18部,已在央视2、4、6、8、10频道和地方电视台拍摄播放16部。电视剧《老街坊的新乐趣》(上下集)由武汉影视公司投资拍摄,在全国18个城市电视台联播。长篇小说《虎啸天下》在凤凰网连载,并入围“凤凰网首届原创文学大赛”。中篇小说《孽海沉浮》、《欲望归零》在搜狐网连载,发表作品计600万字。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奔向天堂》(2006年华夏出版社出版)、《西楼惊梦》、《虎啸天下》(凤凰网连载,同时被10多家网站转载);中篇小说集:《欲望归零》;手机连载小说:《红樱桃》《野鹤谷》、《金麒麟》;诗集:《守望天台》(2006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07年再版)、《梦回故园》(2015年由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梅竹楼随笔》、《我在河岸等待春天》、《飘落的红叶》、《美朴抱玉》、《岁月记忆》、《品味人生》;报告文学集:《红尘倩影》、《悠悠鱼水情》、《再造人生》、《红豆杉之恋》;玄幻故事集:《碧血化石鱼》;楹联、歌词集:《金玉良言》。


      陕西农村网五年庆典邀您“话真情”征文有奖啦!
      陕西农村网五年庆典“情深似海 满怀感恩”征文细则及要求

责任编辑:刘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