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作协,才让我对文字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也给我提供了向各位老师学习的平台,也让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些许提高。
记得去年的11月26日那天,杨焕亭老师应邀来到武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做了《坚持文艺自信,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报告。也圆了我想见著名作家杨焕亭老师的梦。杨老师的报告有理有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掌声不断,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那天午饭,我有幸为杨老师端茶倒水。席间杨焕亭老师作为长辈对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名著,特别是外国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这时,陪同杨老师一同来的杨波海老师笑容可掬地告诉我们,杨焕亭老师非常勤奋,经常一边写作,一边阅读,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现在光做的读书笔记就有两米多高,我被深深震撼了。我以为杨焕亭老师一直忙着写作,可能没有时间看书,可我没想到杨焕亭老师不但看书,而且还坚持做笔记。杨焕亭老师结合自身写作经验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积累,要做好读书笔记。同时,要给自己定好位,不要盲目地写!”席间,杨波海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他和杨焕亭老师的一些趣事,语言幽默,惹得我们捧腹大笑。我一激动就把十几年前从《咸阳日报》上抄录的杨波海老师写的那首《守候你的日子》从笔记本上翻了出来,现场朗诵了起来。或许是我见了大作家太激动的缘故,竟然把诗的作者杨波海老师说成是杨焕亭老师,当我去解释时,两位杨老师和蔼地笑了,且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 杨波海老师顺便现场说出了一个绕口令“大杨比小杨大,小杨比大杨小,大杨大,小杨小,小杨跟着大杨跑!”又惹得大家笑了起来。我悬起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也就是《守候你的日子》这首诗,奠定了我爱好文字的基础,它每一个字经过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搭配,不同的运用,变成了照亮我热爱文学的一盏明灯,震撼着我的灵魂。和杨焕亭老师一番交谈,我感受到他是一个不事张扬、低调处事、正直善良、为人真诚的作家与学者。听他的报告同样让我感受到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或许就是听了那次讲座,让我对杨焕亭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他的才学、他的勤奋以及他对文字的敬畏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王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