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张秀银:父亲的家国情怀

日期:2019-04-03 08:00:23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浏览量:

  每当唱起“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首歌时,父亲那爱国爱家的故事就萦绕于我的心头,我的爱国情怀也油然而生。

  父亲生长在旧社会,从小就起早贪黑地跟着大人在地里滚,泥里爬,但仍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解放后,日子好过了,他非常高兴,一心想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落实到为国家为村民做点实事上。因此,解放初期,父亲就主动要求当生产队长,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54年他这两个愿望终于都实现了。

  那时,我们村非常贫穷,村里流传着这样两首歌谣:“南口哨三件宝,沙包碱地毛毛草”“薯干是主粮,光棍排成行”。

  父亲认为要改善百姓的生活,就必须先从改良土壤上入手。所以,他每天起早贪黑带领社员干在地里,吃在地里,用铁锨一锨一锨深挖土地,挖好一个大深沟后,再从后面挖土往前面的沟里填。为了旱涝保丰收,父亲又与社员们在地里挖了两条十几里长的水渠。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土地得到了改善,粮食增加不少。他看到人们都吃饱了,很是开心,又绞尽脑汁地想着队里还应种哪些作物,才能让社员有钱花。因此,他又与社员们一起种了花生、蔬菜、西瓜等作物。白天,他带领社员在田里劳动,人们收工回家的时候,他又去地里查看农作物的长势情况。夜里,人们都休息了,他却悄悄地去瓜地站岗放哨,不让集体的财产受到一点损失。每天超负荷的劳动,使他很早透支了健康,40岁就患上了严重的寒腿和腰间盘病,但他不舍得去看病,疼得厉害了,就从村诊所拿点药吃,仍旧坚持带领社员奋战在第一线。

  那些年,我队的年底分红在我村都居第一位。在那个时候,好多孩子都辍学了,我和姐姐也把想法与父亲说了。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几个必须好好上学,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长大了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我们姐弟四人牢记父亲的教诲,一直坚持读书,并刻苦自励,在班里都名列前茅。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国家的政策放宽了,体制改革了,市场自由了。父亲更是开心,他马上与村干部一起商量,把田地分到了各户。接着他又与村干部一起努力,建起了铸件厂、地毯厂,种植了上百亩的果园。父亲被聘到铸件厂担任会计和保管,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就与村干部分队进行挨户走访,了解群众的想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几年里,先后有一部分村民建起了地毯厂、汽车垫厂、面粉厂,还有做豆腐的,种植大棚的,开超市的……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勤劳的人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为了使厂子振兴,父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他白天在厂子车间干活,晚上在家练习打珠算,所以他打算盘又快又准。这样父亲算账时就节省了好多时间,每天就可以多在车间干活了。一次,他装暖气片的时候,一下子从车上摔了下来,两个鼻孔都被穿透了。在医院缝了十几针后,他立刻又返回了单位。他每天就是这样勤奋工作着,一直工作到76岁,村里的收入也年年增加。十几年来,他廉洁、公正、勤奋,单位领导和员工都亲切地称赞他为“铁算盘”“金锁头”。他年年都乡里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大红奖状贴满了整个屋子。

  那些年,我家的生活也不断提高。姐姐在地毯厂当会计,我师范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两个弟弟也都大学毕业了。父亲经常叮嘱我们:“你们的任务就是要好好研究业务,努力工作,咱家的农活不用你们惦记!”在父亲的教育和熏陶下,我们把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个弟弟都是高级工程师,在单位都是先进工作者。我在学校更是努力拼搏,多次荣获区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 、学科带头人等光荣称号,60多篇论文荣获国家、市、区级奖,还多次荣获校、区级优秀课,很早就进入了中学高级职称。我们都在城区买了楼房,每家也都有汽车。父亲高兴地说:“今天,看到你们的成绩,看到你们的幸福生活,看到你们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我放心了!”父亲退休后,我们几个人决定把父母接到城里,让他们享受一下晚年的幸福生活。可父亲说什么也不去,他非要留在家里种地、养猪、种菜园,还想为家里的生活添砖加瓦。此刻,我更清楚了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在我心里,文笔再好也难以勾勒出他那坚挺的脊梁。

  70年的峥嵘岁月,70年的拼搏努力,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都住进了新排房,百余户人家还都在县城买了楼房。家家朱门阔院,繁花似锦,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读书,超市、饭店应有尽有。牛羊肥、粮满仓、车穿梭、机器响。人们穿戴时尚了,饭桌丰盛了,也舍得观光旅游了。只要你任意走进村里的一个家庭,整洁的客厅,新颖的装修,时尚的家具,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家电,叫你立刻感觉到乡村生活如此安谧舒适、幸福美满。如今,人们又编出了一首歌谣:“南口哨多件宝,地肥厂多领导好,家家生活达小康,姑娘都往我村跑。”

  这些年来,父亲的家国情怀,一直感染着我,我现在也已退休,但我对祖国的热爱日益剧增,我又开始寻找社会的闪光点,拿起了手中的笔,在家里一边带孩子、做家务,一边写作,在《天津日报·武清资讯》上发表作品120余篇,还有6篇参赛作品荣获市区级二、三等奖。前年,父亲离我们而去,但在梦中父亲还在叮嘱我:“你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回报祖国养育之恩。”

  父亲,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您的爱国情怀传承下去!

  (作者系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小退休教师)

  责任编辑:吴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