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在阅读教学中传递英雄精神

日期:2018-11-15 09:11:44        来源:教师报    浏览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英雄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小学生阅读的一篇篇课文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因而,教者要把握人文教育的渗透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英雄精神的学习与传递便是应然目标之一,应当融合在听、说、读、写活动和学习过程之中。

  一、结合课题融合英雄精神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目的课题就蕴含着对学生进行英雄精神教育的方面。如浙教版《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题一方面暗示了课文所写内容,另一方面暗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即“舍身”,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又如北师大版《我的“自白”书》中的“自白”一词,本意为自我表白。敌人要革命者出卖同志、背叛革命,写投降书,但在陈然同志这里,却成了革命者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宣判书。特别是诗题自白二字加上引号,正是为了表明这不是敌人想要的那种自白。紧扣“自白”,学习先烈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革命的生死观。而人教版《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课题则表明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只有一个地球》则开门见山地告诫人们应当确立环境意识,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二、结合介绍课文有关社会历史背景融合英雄精神教育

  一些篇目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下社会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借助这一环节随机进行英雄精神教育。如人教版《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文的背景资料是这样的: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从山东西南出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经过20多天急行军,战胜敌人的前堵后追,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出示行军路线示意图),于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本文主要讲的是8月23日晚到8月24日夜里强渡汝河的真实故事。教者介绍时要声情并茂,介绍完背景后要补白一句:从这场跃进大别山途中紧张、激烈的战斗中,我们会一同感悟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三、在推敲词句中融合英雄精神教育

  从语言文字入手,结合词句,特别是关键句分析,挖掘教育“资源”。如沪教版《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最后写道:“白求恩就这样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如果将这句话匆匆带过,学生将一无所获。要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推算并想象,“这69个小时究竟有多长?换算成我们上课的时间,看电影的时间、父母工作的时间,合多少节课、多少场电影、多少个工作日?这69个小时白求恩做了些什么,又是在什么环境下做的?”通过这样的换算想象,可使学生对白求恩工作之苦、时间之长产生极大的惊异感,并迅速上升为敬佩,从而使人物的精神品质进入到学生心灵深处。

  四、在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时融合英雄精神教育

  语文教材中一些篇目的故事性较强,人物形象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而愈加鲜活、高大、动人。教者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分析故事情节中,凸现人物形象,展现给教育对象。如人教版《丰碑》一课,记叙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故事。军需处长掌管着部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资,而他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活活冻死,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成了一座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丰碑。让学生在这种崇高精神的震撼下,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自己”与“别人”、“奉献”与“索取”,打好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五、结合朗读课文融合英雄精神教育

  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把握语句的感情色彩,把握人物的感情状态,从字里行间读出“文中之道”。仍以《丰碑》一课为例,第七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读”来理解课文,读中有思,思中有品。一读,面对死亡,军需处长为什么那么镇定,那么安详?因为他为了革命,为了战友,视死如归,死得其所;二读,他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体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三读,读出敬佩、抒情的语气,体会革命战士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英雄们就像一盏盏照亮前路的明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需要我们科学地解读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巧妙而恰当地将英雄精神教育融合在阅读教学之中,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上播下英雄的种子。

责任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