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庄稼之四:玉米 - 文学作品 - 新西部教育网
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田园庄稼之四:玉米

日期:2017-07-10 11:16:51        来源:新西部教育网    浏览量:

  自然环境下的玉米成熟了,大街小巷都是烤玉米、烧玉米、煮玉米,玉米的甜香味大街小巷乱窜。

  我特爱吃高山地带的红玉米和紫玉米,那种香甜让人喊爽。

  在五谷杂粮中,玉米好种、产量高。种小麦需精耕细靶,好生照料,头年霜降前下种,来年的五月收,一不小心就会歉收。种稻谷,需肥水肥田,还需精心伺候,稍不留神就会产量大减。玉米是“懒庄稼”,不怕旱,不怕涝,给块土就安家,给点阳光就成长。在风风雨雨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农人喜欢种玉米。

  良田沃地留给了小麦、稻谷独享,那些贫瘠的薄壳壳山坡边角地就是玉米生息的地方。不过要想玉米棒粗、棒繁,还需深挖地、垫底肥,底肥就是翻挖到底的杂草,窝烂了就是好底肥。

  秀丽的陕南是适合种玉米的。每间隔两尺挖一个小坑,丢一粒玉米种子,捏一撮掺尿的陈墙土做肥,算是给玉米的“陪嫁”,玉米种子就伴随那撮薄薄的肥料安安稳稳地在那个穷窝里生根、发芽、出土。只要一顶出地面,它就笑开了,展两把“绿剑”,在山风里舞,“哗哗啦啦”向高山、白云、蓝天唱出生命的赞歌。

  来一点春雨,玉米就疯长,仿佛听到玉米“咯咯吱吱”拔节的声音,密密匝匝的叶子随杆拔地而起。翠山环抱,不染纤尘,满坡满岭的玉米林,欣欣向荣,一派浓绿,山风滚过,绿浪汹涌,或碧绿、或翠绿、或浅绿、或黄绿拥抱在一起,簇簇拥拥、重重叠叠、深深浅浅、明明暗暗一起在绿浪中荡,叶子挽着叶子,顶花挨着顶花,一直摇到遥远的山边。多样的绿的生命,在这寂寥、贫瘠的山野里,演绎着不屈的风采。稻谷的绿,是墨绿,绿的深沉;小麦的绿,是翠绿,绿的单调;花生的绿,是黄绿,绿的孤寂。只有这玉米的绿,才是多彩的绿、复合的绿、沉稳的绿、大气的绿。又一波绿浪荡来,伴随着“沙沙”、“哗哗”、“啵啵”的声音,这是来自天籁的声音,是云、是瀑、是歌、是琴,诚实的玉米在这盛夏里一起演奏大地的赞歌。一株株玉米,一个个佩剑挂弹的卫士,严阵以待地守护着这片山野,随时可以金戈铁马,笑傲江湖。

  玉米是两性植物,在阳光灿烂的当午,顶花吐出的雄性花粉撒在雌性玉米棒子的红缨上,这种壮美的“爱情”,没有月下花影,没有旦旦誓言,只有默默承担、承担起衍宗接代的重任,为了抗击山风,立于不倒之地,玉米的根开始疯狂生长,根部一圈一圈的根,如同千百根指头,深深地抠进泥土里,紧紧地抓住大地,和热土缠绵在一起,撑起一棵沉重的枝干,它是庄稼里的“巨头”,高高挺立在天地间,捧天之甘露,吸地之精华,长我之果实,献苍茫大地。玉米种植分早茬、中茬、晚茬,一年中除了冬季,它都在生长、都在奉献,这就是玉米的情怀。

  成熟的玉米棒子特别丰满,沉甸甸的棒子斜挎在杆子上。我特别喜欢吃外婆种植带刺的红玉米和紫玉米,这是玉米中的“袖珍女子”,玉米棒子小巧玲珑,撕开绿壳,揪下红缨子,一行行鲜嫩的果实排列其中,每一粒玉米籽上都有刺,红的是玛瑙,紫的是美玉。外婆爆出来的爆米花,比麦当劳里的爆米花好上千倍,粗砂炒红,将红玉米或紫玉米倒入、翻炒,等到一定的火候,噼噼剥剥爆出花来,千万朵百花红底或紫底的花,盛开在每年春节的三十晚上。这种玉米花,酥、香、甜。最爱吃的还是烧玉米棒子,连同绿壳一起放在灶洞的红火灰里烧,不停地翻滚,只见红火灰里,“嗤嗤拉拉”窜白烟,玉米的甜香味就弥漫开来,满屋子里钻,等到白烟不冒了,玉米烧熟了,抠半把热乎乎的玉米籽,和着几瓣核桃仁一起吃,那是人生绝美的享受。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中心校 张朝林

 

责任编辑:刘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