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射击训练,47.8%的学生认为军训后依然对国防和军队知识了解甚少,68%的学生觉得军训简单重复、枯燥乏味;80%以上的家长支持让孩子在吃苦中磨炼意志,但他们又认为,现在的军训内容和形式有些老套,甚至脱节……”辽宁省军区近日对参训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军训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改革创都新迫在眉睫。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会同广西军区司令部,在南宁联合举办了一期为期10天的广西首届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来自广西各地12所院校78名大中学生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创新内容多、形式活,紧贴学生兴趣,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玉勇昌摄
从中学到大学,军训场上为啥总是这“老三样”
一到军训季,来自陕西省军区军训办的参谋程来捷便会听到学生发牢骚:“初中这样训,高中也这样训,到了大学竟还这样训,真没意思!”学生们更希望从军训中不断学到新的知识、新的技能,而不仅仅是踢正步、站军姿、军体拳这些一成不变的“老三样”。
记者还了解到,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不少学校的《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等课件,一用就是好几年,每年只是做一些细微的调整。调查发现,没有遵循现代教学发展规律的军事理论教学缺乏时代感和趣味性,被不少参训学生“吐槽”。
目前执行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是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是2007年颁布的,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部分课目或已经过时,没有及时跟上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要求,难以满足当代学生对军事知识的渴望和诉求。
“我们也想摆脱‘老三样’的困境,但由于环境条件所限,很多都无法有效落实。”安徽省军区教导大队学生军训教研室主任南小勇向记者列举了他们面临的难题:比如实弹射击课目,不考虑经济、交通等因素,仅从组织时间来讲,到一个10靶位的靶场组织射击,按每组耗时10分钟、每天组织8小时计算,一个高校组织下来就得20多天时间,所以很多高校想组织却无法落实。再比如识图用图课目,对教练员素质要求较高,派出的承训官兵业务水平良莠不齐。此外,教学所需的军用地图,在数量上根本无法保障,更别说还要考虑保密因素。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学生军训面临的形势任务变化很快,迫切需要军训内容形式随着时代发展而调整。学生军训创新改革路在何方?这是军地双方亟待破解的难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会同广西军区司令部,在南宁联合举办了一期为期10天的广西首届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来自广西各地12所院校78名大中学生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创新内容多、形式活,紧贴学生兴趣,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玉勇昌摄
打破藩篱,军地双方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
捂住口鼻,弯腰低姿依次撤出……在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新生在军训期间开展了消除空袭后果的疏散演练。在紧急疏散演练后,军训教官还为同学们逼真地演示了战场紧急救援被困人员演练。学生们表示,这样的军训有意思。
据了解,防空疏散演练、战场救护演练、战场极限生存训练等课目也因为趣味性互动性较强逐渐成为学校青睐、学生喜爱的“加餐”项目。这些项目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军事技能,也使他们掌握了一些紧急情况下开展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动作要领,也提高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