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好家风 记心间

日期:2016-11-01 09:52:48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上世纪60年代末期,我出生于老家农村村庄,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好人(乡亲们的称赞语),家风淳朴厚实,长辈和大人比较注重教育孩子。

    那时我家是半边户,父亲在几千公里外的西藏高原工作,几年才休假回趟家短暂团聚,母亲身居农村老家务农,每天出门挣工分,没太多的空暇管我,慈祥的祖母老人家就得带我,亲戚们送来的糖果、糕点,祖母舍不得自家吃,藏放缸底、坛子、衣服里层,悄悄拿给我享用,祖母给我吃食时,经常教导我如何做人做事,一个劲儿唠叨许多话语:人要学好,和和气气,勤扒苦做,算计着过日子,有好手艺才不会饿饭吃,不起害人的心肠,凡事让着点别人,上桌吃饭要讲规矩,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出门要有出门的样子,好衣服露外面,旧衣服穿里面……

    幼年的我,常常是有心无肠地听祖母讲叙,虽然不能完全领悟老人家的意思,依然记住了其中的一些字句,这些话儿逐渐发酵,在未来的岁月产生了后续效应。

    母亲作为勤劳持家的庄户人,养了不少家畜家禽,从来舍不得打骂它们,碰遇它们不听话、乱窜乱跑、遍地拉屎尿,也只是吆喝、挥手,偶尔拿块竹片,摇得哗哗响,吓唬一下,就算是严厉的惩罚了。我淘气撒野时,追逐小鸡玩耍,母亲制止我,别把鸡娃吓着了;我有几次碰遇不顺心事,抬起脚就向狗踢去,狗灰溜溜地跑了,母亲见状点拨我,家里养的活物通人性,都有条命,不能随便打骂。这也难怪,家里鸡鸭鹅猪羊兔着实喜欢母亲,她一回家,倘若这些动物在屋子,便发出欢快的叫声响动声,凑拢跟前亲热她;夜里归屋的家禽也爱围着她打转,叫嚷欢腾一番。母亲空闲时,喜欢抚摸家养的动物,嘴里念叨它们的昵称名字,杀猪杀鸡时,她会躲开宰杀现场,每次都叮嘱动手人,要搞快点,让它们少受点罪。 从母亲那里,我明白了一个浅显道理,人应该尊重动物,尽可能让它们活得高兴,设法让它们少受点痛苦。

    随着我逐渐长大,随着我进入社会,母亲对我训导也发生了变化:做事勤快点,汗水流了还有,多做点事不会吃亏;常扫地,常洗衣,常洗澡;多让爱人,教孩子走正路…

    得提及父亲了。第一次面见父亲时,我还不到4岁,父亲回家探亲,满脸笑容,一把抱起我,吓得我大声哭起来,父亲忙从口袋里掏出糖食,塞进我嘴里,亲着我,哄着我。父亲再次回家休假和我见面时,我已年满6岁,这个假期里的父亲,则变成了严父,几乎是天天都教我念唐诗、学拼音、写汉字、背口诀,我哭哭啼啼的,为此挨过父亲几次严厉的训斥,印象最深的话是人不读书如同猪。

    多年以后,我进入某国企单位从业,抽空返回父母家里,父亲喜欢给我讲解他的人生经验:保重身体,注意安全;尊重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尽快熟悉本职,早日精通业务,不要给单位和领导添麻烦;不能占小便宜,公私须分明;找对象最好门当户对,人品与健康应是首要考虑的,妻贤夫祸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栖身的某国企破产前后,父亲多次宽慰我,只要人勤快肯干,哪里都找得到饭吃,心胸开阔一些,多经历磨练也是一件好事情。

    后来,我外出打工,东奔西跑去过许多城市,干过多种活计,父亲始终如一地关照我,告诫、劝慰的话句源源不断从电话传递:“你在外面要吃好点”、“多吃大蒜”、“需不需要钱?要钱就讲一声,我的退休工资用不完”、“工作不要太忙”、“胸襟要开阔,别认死理”、“爱护身体”、“家庭要和睦,多让点爱人”、“严格教育孩子”、“没有大事,不许回来”、“当心交通安全”、“少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祖母于上世纪90年代初去世,母亲90年代末期离世,父亲2013年辞世,但长辈们留下的教诲,待人处世的风姿,俨然融入了我的骨髓,深深刻烙心灵,又相继被我传给了爱人、孩子,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朋友、邻居、熟人。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吴志强



责任编辑:费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