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穿越理想与行走现实

日期:2016-09-18 08:00:08        来源:三秦都市报    浏览量:

——读柏峰《空山新雨后》有感

    如果单看书名《空山新雨后》,恐怕有很多不知情者会误以为它是一部跟王维有关的人生传书,或者与《王摩诘文集》有点千丝万缕关联的作品吧。其实不然,它仅仅是撷取了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名句为书名,寓意有三:其一,作者拜读佛学经典与王维晚年研读佛经的经历不期重合故引用之,切合当时心境;其二,诠释对山水田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向往;其三,对于应和当下社会经济走向的新文化的期盼。如果之前接触过柏峰的几部散文集《野涧散墨》《月在东篱》《归梦绕山乡》《星垂平野阔》,就不难发现它与那几部书名意境一脉相承,同为一派山水田园风光。这既是作者内心寄情山水的审美理想外化,也表现了作者看似钦羡出世,实则是向那些在精神漫漫长路上不停求索的先辈致敬。言下之意,作者向往的除了笔下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景致,还有耐人寻味的文化景观。 

    《空山新雨后》并不是一部纯粹的散文集,它收集了作者自2013年以来发表创作的散文、随笔、评论以及其他相关文字等一系列作品的综合性文集。娓娓道来,耐心引导读者漫溯悠久的历史长河,见证各个时期文学的盛衰;摸索我国古典散文和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历史规律;分享世界先进的文学艺术和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哲学思想资源。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及《文苑》《秦岭》等报刊发表过,或者知名网站转载过。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语言醇厚,风格独树一帜;特别是评论类的文章题旨显豁,持论公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令人耳目一新。 

    《空山新雨后》又是一部逻辑缜密、富有哲理思的阅读笔记,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不禁惊叹于柏峰览群书之广博、阅读之精细。让读者领略到了浩瀚渊薮的中外著作精髓:感受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汪洋恣意,马克思《资本论》的波涛汹涌,黑格尔《美学》的虚缓缜密;笔锋一转又对中国传统经典《论语》《老子》如数家珍。从他举重若轻的描述中阅读不再是负累,而是休闲、愉悦甚至享受,像作者在《阅读的热情》一样把自己安置在30余年前一个夏天,渭北黄土高原和黄龙山脉相连的一间瓦房里;转眼《村野读书》中捧着书在乡村学校的一座栽着青桐的院落里顾自沉思;即便在病榻上读冯友兰时,也像饮着甘霖般享受灵魂的愉悦。这本内容充盈、风格闲适的阅读笔记有谁会拒绝呢? 

    书中持续反映了工业文明急遽发展下的精神皈依,作者的故土——关中平原在他饱蘸深情的描摹下立体而真实。正如德国十八世纪末的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所说的“哲学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作者以白描的形式勾勒出了渭河、秦岭、原野的一草一木,并把古今中外闻名遐迩的哲学家的思想缀连在一起,以闪着光芒的哲思亲炙乡愁、寻找精神原乡。用哲学内蕴去提升散文思想高度:既有“污垢是欲的外壳,而欲则是内核”的精神自省;也有“我知道,我心中村庄的历史就这样完结了。但愿迎接它的,是一个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别样的未来”的愁肠百结;还有“但是,科学遮掩不住诗意,我宁肯相信从远古走来的月亮,仍然依旧,仍然在月宫门前的青石台阶上坐着一位沉沉凝思的女子……”的浪漫主义情怀;更有“呵,仿佛遥遥地听见了土地那一声声深情而又蕴含着巨大力量的心音……”的苍凉和悲壮。那些诗意的文字仿佛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帧帧画面感十足的乡村实景图,带着质朴的民谣在诉说作者内心的不舍与眷恋,倾诉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部作品中俯首即是的故乡情是一大特色亮点,对自然景色有着“风景旧曾谙”的回味,对时下风物有着感同身受的体悟,对故乡名人有着无比骄傲的真情流露。 

    柏峰对散文乃至文学的痴迷、热爱深入骨髓,每次走近神殿领略历史变革仿佛受洗净化一般。带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史观鸟瞰整个文学、散文变迁史,使柏峰的作品格局更加凸显大气,创作上也跳出了其他作者容易深陷形式美学的桎梏。他的笔端汩汩流泻出的是山水自然之静美,历史现实文学之考量,人生哲学之高瞻。正如作者开头说的那样,应该具有这样的情怀:既有穿越云天的理想,又有足踏实地的行走现实的精神,去更透彻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实,观照深邃的历史,拥有一个文人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费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