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陈明)近年来,为构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教育管理机制,培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石泉县采取“五强”措施,全面推行“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全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科学设置强组织保障。石泉县制定并认真贯彻落实《石泉县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组建设置了6个“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区域,安排了6名督学、6名教研员和25名督导员分别常驻6个一体化区域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此基础上,设置了5所九年制一贯制学校(喜河九年制、迎丰九年制、江南九年制、饶峰九年制、两河九年制)并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管理模式,目前我县“三区一体化”教育管理格局已基本形成。
建立机制强督导落实。全县设立有6个督学责任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政府督学负责,下设有若干个督学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设责任督学1名,具体负责责任区域内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日常教育督导和调研,规范和完善责任督学的工作职责及督导程序,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管理和住校督导,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其履职尽责情况,通过加强管理和规范督导流程,有力提升了教育督导的质量和效果,并同步建立了定期开展专项教育督导巡察机制。
定期视导强过程管理。明确将中小学常规管理总结提炼为领导班子、教职工、学生、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艺术工作、安全工作、财务工作、后勤工作、校园工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多个管理子项,出台了配套的中小学常规管理单项考核细则,将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进入各区各校检查和评估认定工作的依据,有效确保了各学区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坚持常规管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把过程视导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之中,县局要求各职能股室按照“找准问题、督导整改、评估考核”3个层级,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学全覆盖常规管理视导不少于3次。
深化课改强育人导向。为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抽调各教研协作区的名优教师,成立了涵盖中小学各学科的课改指导组,从行政推动、过程管理、课改实践、课业负担、教育信息化思想引领等多个维度指导各学区课堂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全面推行中小学期末全科抽样检测制度,即在每学期随机抽取年级进行教学质量调研检测的同时,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等实践能力科目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核范畴,有力促进了国家课程设置计划全面落实和学生全面发展。
重奖重惩强质量建设。制定出台了涵盖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等《石泉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奖惩办法》,每年预算专项资金资金用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估考核奖励,切实将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与校长的交流任免和教师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基本建立起了各学段相互衔接的质量链条保障体系,为全县教育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