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西安交大“科技+”让脱贫行稳致远

日期:2018-12-10 07:33:53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西迁精神 交大印记

  新西部教育网讯(陕西农村报记者 崔福红 黄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人员、专家和教授发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科技优势,把扶贫与科技有机结合,以更多前沿、实用的高端技术助力脱贫攻坚。

  12月3日,记者走进西安交通大学,采访了该校科技扶贫的事例。

  高科技助力小作坊变成大公司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与榆林市横山区对接,实施科技帮扶。在分析了解当地的情况后,西安交通大学食品装备学院副院长赵宏教授带领副教授谢玫珍,以及扶贫办韩煜等人奔赴横山区。

  在横山,米糠本来是一些废弃物,不少人将其榨成油,或用来炒菜,或用来治疗皮肤病。但是对于小米、小米糠油有什么营养价值,当地人并不了解,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传统的东西。

  经过实地考查,专家们发现油在炼制的过程中,刚出来的是毛油,毛油经过精炼以后,才能使用。油烟大是因为烟点较低,专家们初步判断是因为脱胶不够,油的磷含量高,加热炒菜时就开始冒烟。因为是小作坊,无法更换先进设备。专家们从食用油制造有四大步骤提出建议,榨油要脱磷,主要是酸,脱磷的时候酸的用量参数不够、时间不够、温度不够,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听了专家建议后,当地生产小米糠油的企业——妙谷粮农公司在生产时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交大的专家们还设立了横山油脂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除技术指导外,通过专家们努力,申请资金扩大规模,生产厂房由原来20平方米的小作坊变成560平方米,生产基地2300平方米,种植基地达到97000平方米。

  据介绍,经过科技支持,妙谷粮农公司扩大了规模,生产环境和加工设备都有了改善,小作坊变成大公司。如今,小米糠油一瓶一斤礼品装的买到100元,科技扶贫正真见成效了。

  科学深加工延伸绞股蓝产业链

  平利县是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有“绞股蓝故乡”之称,独特的区域小生态环境十分适宜绞股蓝的生长发育,是中国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绞股蓝人工栽培基地县。

  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高忠权在平利县挂职任副县长时,无意中在《救荒本草》中发现,早在600多年前,绞股蓝被当作菜肴的记载。绞股蓝具有降“三高”作用,属于保健品。农民要把它当作食品来销售,不仅有一定的技术障碍,在程序上也需要卫生部门的批准。于是,高忠权带着专家到相关部门进行项目申报,想把绞股蓝转为地方特色食品。

  绞股蓝别名三叶参、五叶参,主要成分是皂苷,这种皂苷在温度达到70度以上的时候,有90%以上的活性成分受到破坏。为解决这一难题,高忠权组织四医大、西农大、交大医学院的专家一起参与论证,并且成立了平利县绞股蓝冻干装备一体化示范基地,对绞股蓝进行低温冻干,通过研发终于成功把绞股蓝变成食品。从此,绞股蓝饺子、绞股蓝包子、绞股蓝面条纷纷面世,且销量不错。

  高忠权告诉记者,绞股蓝的皂苷一公斤要卖到15万元,和人参的价格一样。目前平利县一个企业正在策划,准备开发绞股蓝饮品,如果绞股蓝酒和饮料出来后,绞股蓝就是能喝的人参,农民脱贫有希望,发展有保障。

  科技就是力量,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用科技力量帮助贫困地区扶贫,农村的土特产注入高科技元素,让一些土特产改头换面,价值翻番。这些都和我们掌握高科技的人才密不可分,这些措施有效地弥补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经济发展的短板。


责任编辑:刘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