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眼里的“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日期:2018-11-26 16:38:25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浏览量:

  近日,教育部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分别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

  这一系列准则发布以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教育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同时,也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

  为教师职业行为列“负面清单”

  “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日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该负责人强调,准则是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问题制定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既有正面倡导、高线追求,也有负面禁止、底线要求,是对之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条红线”、“红七条”等师德底线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准则规范的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还对教师提高政治素质、传播优秀文化、积极奉献社会等方面提出要求。再次,准则是原则性规定,此前制定的“红七条”等以及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与准则结合执行。准则中的禁行性规定是底线,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低要求,是大中小幼职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必须遵守的,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准则中的禁止性规定,不是体检结果,是预防保健手册,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是严管厚爱。

  今后,教育部将要求各地各校坚持全覆盖、无死角,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深刻认识承担的职责使命。引导广大教师结合教书育人实践,增强行动自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将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推进有力、落实到位、成效显著的地方和学校进行宣传表彰,对行动缓慢、敷衍塞责、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学校进行通报。

\

  教育专家对准则进行了解读。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指出,少数教师不能恪守教师的职责,违背师德要求,伤害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危害国家利益。这些教师沾污了神圣的教师职业。因此推出准则要求,使这些教师明确什么行为是不当的,坚守教师职业的底线,使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加纯洁,更加风清气正,更加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敬爱。

  “加强师德建设并不是说教师的师德问题太多,而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说,在极少数情况下的确存在个别教师不能很好履行应尽的职责,做出了伤害学生、有违师德的事情,经过社会传播,伤害了整个教师队伍在社会中的美好形象。这次教育部研制并印发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配套处理办法,明确了教师职业行为的“负面清单”,有利于所有教师有意识的规范自己行为,有利于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出现的个别具有不良职业行为的教师处理时更有依据,处理尺度更加一致统一,也有利于让平时极个别具有不良职业行为或表现出不良职业行为苗头的教师受到震慑,抓紧自我改正。当具有不良职业行为教师数量下降、甚至绝迹时,“一竹竿打沉一船人”现象就会越来越少,我们整个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就会得到更好的维护与塑造。

\

  林崇德教授还指出,底线职业道德与崇高师德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持的共生关系。这次教育部明确规定了所有教师不能违反的底线职业行为,对于补足教师队伍师德短板,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令教师心存敬畏、守住底线

  连日来,系列文件的出台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热切关注、学习。

  “作为一名山区教师,我们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因自己的奋发而使内心充实,因自己的努力而不留遗憾。”在地处秦岭深处的陕西省佛坪县城关小学,该校副校长崔万秀说,准则直指师德问题,为教师职业划定了底线,做不到这些要求的就不是合格的人民教师。准则强调“传播优秀文化”,教师应该自觉地进行优秀文化的学习并向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传播。准则特别加上“加强安全防范”,结合学校教师的教育安全“一岗双责”常规执行,她认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自保能力,有效预防安全事件发生是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

  “新时代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细化,这反映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应有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为职业地位的提升做好相应的努力,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名符其实的好老师!”崔万秀说。

  11月19日下午,陕西省汉阴县第二幼儿园迅速组织教师学习准则,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向全体教师进行了解读学习,提出要切实加强准则落地、继续加强学习,做好师德师风自查自纠,严格规范自身教育行为,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老师们学习后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以准则为镜,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努力做一个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鉴,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忘初心,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人民满意教育不断努力。”西安市莲湖区一小学教师吴娜在学习了准则后表示。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梁好认为,新出台的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清晰明了,准确具体,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与操作性,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到职业操守,学术规范,做人品质都提出了规范与要求,让模糊的“师德”有章可循,让师德考核有规可依,对突破师德“底线”,触碰师德“红线”的严厉问责,问责到位。这样的严格管理,实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教师,让每一位教师心存敬畏,守住底线,以至少犯错,不犯错。

  “对于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当务之急是组织广大教师加强对准则的学习、讨论、宣传、教育,加强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监督考核,引导他们自觉将准则内容牢记于心,内化为自己的师德品质,外化为自己的师德行为,体现于日常的教书育人活动中,切实发挥准则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指导、监督、约束作用。”湖南省邵阳学院刘运喜教授说。





责任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