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男生,平时和我们关系非常好,看上去是一个很开朗的人。突然有一天,传来了他的噩耗,他跟父母拌了几句嘴,然后在家里喝农药了。遗体就停在镇上医院的手术台上。当时,我们都过去看了,真的不敢相信,他个子非常高,那么高大的一个人竟然说没就没了,真的很是可惜。那时的孩子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想不开的是非常少的,但现在不一样了,环境愈加复杂,青春期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要认真对待,不能只知道责骂。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非常严重,我们都是从那个年龄成长起来的,对别人的话听不进去,有时候父母和老师说的话我们偏要按照反方向去做。现在的孩子成长环境和心理波动和以前不一样了,传统的棍棒和打骂教育对他们来说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还是要以引导为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干预孩子的不当行为,并能够及时纠正。
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在校时也经常被老师批评,在家里,父母也会因此来批评教育孩子,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会感到自卑,没有自信,会认为自己可能真的没有啥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很可能会酿成后果。这个年龄的孩子很敏感,家长不能只顾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都不管,这是不可取的。
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性格都是有所差别的,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要有针对性,有些学生可能天生就属于那种有抑郁性质的性格,要是还采用那种打骂的方式,孩子很可能会一蹶不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每个孩子天资不一样,我们不能强求,我们能做的是要引导他们,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将来能够在社会立足就行。
现在的社会很多元化,孩子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也很多,网络带来的冲击让孩子们可以有很多模仿的对象,对他们,我们不能再采用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而是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以教育引导为主,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不要老是将学习挂在嘴上,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三百六十行”的发展趋势,学习方面没有天赋不代表其他方面没有特长,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所有的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压迫学习,要知道,天才就那么多,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填鸭式教育反而会对孩子们产生极大的负面效果。
对此,你们怎么看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