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中国教育报:西迁精神契合爱国奋斗的新时代要求

日期:2018-11-14 09:14:5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7日(作者 王晓勇 李慧) 题:西迁精神契合爱国奋斗的新时代要求。

  从黄浦江到黄土地,交大人深深扎根在西北人民当中;从教育科研到民族复兴,交大人默默奉献于国家发展大局。卓越厚重的西迁精神实际上代表着新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精神,是对他们生命、意识、风骨、品格的集体写照。在人生境界方面,他们彰显出胸怀广、视野宽、格局大、目标远的恢弘气象;在知识水平方面,他们呈现出学问细、科研精、用心专、思维深的高超水准;在职业道德方面,他们突显出作风实、纪律严、做事真、待人诚的优良道德。

  西迁精神虽然是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发生的一个事件中形成的精神范式和行为典范,却显示了那一代人最普遍的品格特质和思想内涵,为后代留下了能够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西迁精神既高尚又平凡,既特殊又普遍,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强大的现实价值。尤其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时期,肩负新使命,不忘初心,开启新征程,继续奋斗。西迁精神将不断发挥道德示范、价值引领作用,鼓励新一代知识分子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设,到生活艰苦的地方去改变,到文化落后的地方去发展。因此,西迁精神的时代回应与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时代呼唤是一致的,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要求是一致的。

  西迁精神不是独立形成的,它离不开国家的战略需求,离不开宏观的历史使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责任。奉献国家是西安交大的根本宗旨。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支援大西北、开发大西北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交大西迁壮举就是在这样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完成的,因此,西迁精神承载着国家意志,具体表现为国家需要去哪里就到哪里,这就要求西迁精神与其时代的发展方向必须一致。

  我们已进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无论任何一种精神都必须承担现实的社会责任,为新时代服务。所以,西迁精神要在新时代环境下保持它的生命力,就必须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出贡献,扎根人民是西安交大的根本立场。

  西迁精神不会随着西迁盛举的结束而结束,它已经凝结成一种不断应对新问题的智慧、能力、动力和活力,即:用新观念应对新需要,这不仅要靠无私奉献的情操,还要靠不断开放的魄力。如今,尽管地区和地域之间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但是西迁精神已经具有了普遍意义: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胸怀大局,服从安排;迎难而上,智慧创新;弘扬传统,励精图治;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等内容,已成为当代大多数知识分子共同的精神操守和职业道德。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西迁精神体现为时代需要、历史使命、实践征程三者统一的整体性。交大西迁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是,只有弘扬爱国奋斗传统,才能切实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62年来形成的西迁精神有两个要点:奉献国家是西安交大的根本宗旨,扎根人民是西安交大的根本立场,所以西迁精神始终是对时代精神的响应。(作者王晓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马研所助理研究员、哲学博士;作者李慧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