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直觉爱国:有待拓展的德育新视域

日期:2018-10-31 17:40:10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浏览量:

直觉爱国:有待拓展的德育新视域

(作者简介:梁明月/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爱国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重要意义,它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衰荣辱。学术界长期高度关注爱国命题,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爱国的概念、特征、思潮等问题,有关爱国的争议性问题,爱国主义宣传与教育问题等。概览之,我们可以判断:这些研究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爱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爱国的研究还需要补充新的理论视角,其中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是从思维角度考察“爱国的直觉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德育助推”为方法论的爱国教育策略。

  一、爱国的直觉思维特质

  20世纪中叶,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理性主义道德阶段理论盛行。该理论强调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主张认知主导道德判断。但近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道德判断绝非单纯的认知过程。乔纳森·海特发现:“我们一旦受到具有道德意义的诱发情境的刺激就会立即产生道德直觉。这种直觉及由其形成的道德判断在人们的意识中突然地、自发地呈现,不需要有意识的思考活动参与其中。道德推理并不能产生道德判断,它常常只是在道德判断完成之后为证实这一判断而进行的心理加工。”从道德直觉的角度审视爱国便可以推论:爱国蕴含了直觉的思维特征。换言之,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情况下,爱国是人们的直觉反应,是一种直接的、本能的、自动的、毫不费力的思维结果。

  (一)直觉爱国的存在

  直觉爱国有两个典型的情境表征。一是个体的爱国意识。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认为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理所应当、毋庸置疑的。正如阿历克西·托克维尔所论:“爱国是一种直觉的、无私的和难以界说的本能情感。”当被问及是否爱国时,人们极有可能不假思索地给予肯定的回应。这种回应是个人内在情感的自然表达,它并不需要理性的参与。与这种情境相映射的情况是,如果有人回应自己不爱国,那么他往往需要调动理性来解释不爱国的原因,以获得他人的道德理解和道德宽容。二是集体的爱国意识。爱国不仅是个体的私人情感,还表现为一种社会集体意识。它是我们所共有的、对自己所属的国民身份的一种共同感情。这种感情往往隐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融入社会的正常运转之中,甚少有人或集体大肆宣扬自己如何爱国。但是稍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爱国之情始终根植于国民的集体意识之中。一旦涉及与国家有关的议题,如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整个社会便会自发地涌起炽热的爱国情感。这种情感并不需要费力地理性证明。它天然地、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人的潜意识之中。尽管有些学者担忧新时代的青少年爱国意识不强,但是大量的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并未衰落,且整体水平较高。“青少年爱国感为青少年道德情感中的高分因子。我国当代青少年内心涌动的依然是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感以及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这种忧虑反映了年长一代对国家未来的牵挂,而可喜的结果则反映了青年一代对国家不言自明的深情。

  (二)直觉爱国的根源

  学界对道德直觉的形成原因尚未形成定论。目前值得关注的理论是道德直觉的先天性理论,该理论最重要的证据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实验结果:在被试完成道德判断后的12至18秒内其右侧颞顶联合区(RTPJ)才表现出显著的激活。RTPJ 是典型的认知中枢,主要负责推测和判断他人的行为意向、目的和动机。它的延迟激活说明:道德判断先于认知加工完成。在完成道德判断后,被试才试图寻找支持自己判断的理由,即开始推测判断对象的行为意图和动机,此时 RTPJ才表现出激活。” 乔纳森·海特认为这种脑结构是先天的。“人类通过进化形成了能表达道德情绪的脑结构。”不管文化背景多么不同,人们的内心都存在五种道德直觉:关爱/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圣洁/堕落。它们与我们祖先在生存适应中面临的挑战有关。其中忠诚/背叛指的是与两人以上群体合作的过程中,对合作成果被掠夺的担忧使得个体对群体背叛者和欺骗者保持着高度警惕,同时也要承诺自身忠于群体,忠诚、爱国和自我牺牲等是这一组道德基础所要求的美德,强调支持自己的群体、团队、党派是善的,拒绝支持或破坏他们是恶的。这种忠诚感是爱国的本质要求,其来自人们的先天道德直觉。

  (三)直觉爱国的条件

  直觉的有效运行不是无条件的,直觉的结果也并非都是可靠的。有时候直觉会产生偏见、偏激和冲动等,并由此诱发怨国、损国等行为。只有在“正常状态”下,直觉思维才能有效地主导爱国这一道德判断。所谓“正常状态”指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可预期的、平常的生产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满足了直觉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以往的经验是可重复的且基本有效。它具体包括:大脑正常、生活正常、教育正常等。反之,在“非正常状态”下,完全凭借直觉进行爱国判断可能会引发冲突。这种冲突集中地体现在凸显个体国别身份的环境之中。例如在国外生活或与外国人相处时,你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在国际比较中,本能的爱国情感可能会受到挑战——总有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因素提醒你中国(人)不好。由此产生的道德压力促使个体调整对国家的评价:有人屈从压力,偏激地辱国,以获取“新群体”的认同,从而暂时缓解道德冲突;有人反抗压力,极端地护国,以非理性甚至是暴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诚。这两种错误均表现出情绪优先理性不足的直觉偏见。此时人们需要借助理性,审慎地思考,客观地评价国别差异。

  二、直觉爱国的建构机制

  直觉爱国是如何建构的?丹尼尔·卡尼曼等人认为:“直觉的运行过程是循着一个名为联想激活的过程发生的:事物在你的大脑中唤起的想法激发出许多其他的想法,而且这些联想的行为在你的大脑中迅速扩展开来。”联想激活过程包括三个关键因素:思维扩散、默认和情感反应。这三个因素促发了直觉爱国的产生。

  (一)指向归属感是直觉爱国的思维诱因

  思维扩散指的是一个刺激会引起我们思维一连串的瞬时反应,就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只要眼睛是睁开的,大脑就会对进入感官的刺激进行立体的分析。“当我们提起国家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祖祖辈辈继承下来的地理空间,或者是一种人们共同实践、共同分享的文化传统,又或者是一个代代相传的历史性社群,并通过这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构造心目中的国家形象。”这些联想不是散乱、无规律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国家的直觉反应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维度:共享性和属我性。共享性指的是大多数人都认同国家的文明和成就是由古往今来每个成员所共同创造和平等享有的——我们是国家的一分子。这种共享性所产生的国家责任感和荣誉感是直觉爱国形成的重要诱因。属我性指的则是人们提及国家时往往会生发出具有个人归属价值的直觉判断,如祖国母亲、我的国等。它鲜明地体现在各种彰显国别身份的场合之中,如国际竞赛、国家冲突等。这是因为在长期的国家共同体生活过程中,我们已经接受并习惯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定位——这是我的国。这种归属感几乎成为每个国民的潜意识,构建了国民对于国家的美好感情。

  (二)爱国主义传统是直觉爱国的默认力量

  在我国,爱国主义始终贯穿于历史传承之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渗透在中国人的文化潜意识之中。热爱祖国成为社会文化和个体价值观的一种默认表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和生长、发育、壮大的强大力量。它以一种深沉的忧患感和历史责任感纵贯于历史过程的始终,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积淀与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观念,造就了社会主流文化脉络中的爱国主义传统美德。这种美德被不断地强化与内化之后成为人们应对有关国家道德判断的自动化反应。我们把这种力量叫作默认值——一旦有了默认,就照着它去做。在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爱国反映的是我们内在的、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传统观念。与爱国这一默认规则背道而驰将导致人们产生道德慌乱和道德焦虑。

  (三)积极情感是直觉爱国的直接理由

  “我们有时会欺骗自己说,我们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前行,并且能够权衡各种选择的所有利弊。但是这种情况可能很少出现。很多时候,‘我决定支持X’的意思只不过是‘我喜欢X’。在许多决策中,情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远远超出我们愿意承认的范围。”在很多时候,人们的爱国言行只是其内心爱国情感的自动表达。它毫不费力,无须挣扎。对国家的积极情感集中地表现在我们对国家一词的联想之中:在思维激活过程中人们越快越多地链接表达正面情感的形容词(如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等),我们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便越稳固,越容易构建直觉爱国。对国家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本能而真实的身心反应,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辨析与审慎的思考,它自然地流淌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之中,成为直觉的一部分。正如孟德斯鸠所言:“爱共和国是一种情感,而不是认知的结果。”

  三、直觉爱国思路下的学校德育助推策略

  直觉爱国的结论启发学校德育工作者调整以往爱国教育中过分强调认知和推理的教育模式,改变以往爱国教育过程过分重视克制、努力、超越等教育理念,拓展以往爱国教育过分聚焦理性爱国的思路。爱国教育的直觉思维特质启发人们尝试“德育助推”的方案。2008年,理查德·泰勒与卡斯·桑斯坦合著的《助推》一书首次明确提出“助推理论”(nudge theory)。他们致力于在社会生活领域构建能够观照直觉思维的行动策略,在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之间寻找平衡。“他们想要帮助人们作出更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却不去剥夺他们的选择权。他们将这种做法称为助推。”由助推推衍的“德育助推”,指的是人们运用助推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学校德育发展。它有两个具体的指向:一是将助推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德育中,构建助推理论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二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助推”,从而改善学校德育的效果。直觉爱国思路下的德育助推策略主要指教师创造性地构建旨在启发学生爱国直觉的结构性框架,这个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关注直觉的可得性启发

  可得性启发指的是根据与刺激相关的实例在人们大脑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作出直觉判断的过程。换言之,当人们接受刺激时,那些与该刺激有关的、最先进入大脑的反射信息将影响直觉判断。具体而言,有三种因素可以增加可得性启发。

  第一,通过不断“重复”爱国价值观促发直觉爱国。如果某个刺激-反应联结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直觉来处理该刺激。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建立国家与热爱的思维联结。重复的核心方法是在学生面前高频率地暴露爱国价值观。这种重复应与灌输相区别。重复指的是信息暴露的频度和力度。它侧重的是信息呈现的状态,而灌输侧重的是信息呈现的方式。重复可以借助机械灌输,也可以借助有意义训练。古往今来,中西方所有国家的爱国教育都充满了多种形式的重复活动,如要求学生记诵爱国价值观、宣誓爱国、遵从国家仪式、参与爱国活动等。卢梭曾倡导:“只有反复提倡热心公益的情感,才能培养为整个社会幸福而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关注国家“重大事件”之教育价值。重大事件会暂时提高人们对该类事件的直觉反应。国家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如港澳回归、奥运会、撤侨等)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国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师要重视这些重大事件,通过视频、图片、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荣光。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冷却之后并不会完全消失,而会成为人们情感记忆的一部分,它很容易被调动以应付与国家有关的刺激。

  第三,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生动的图片、鲜活的故事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单纯的文字或是统计数据更容易让人回想起来。也就是说,如果你亲自做出了爱国的实践,你更容易产生爱国的直觉。例如让学生手绘国旗、国徽,更容易增强学生对国家标识的认同感;让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如长城、兵马俑等)或博物馆、纪念馆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敬仰。总之,爱国教育应重视将抽象的国与学生的直接感受建立起联系。“多讲些学生可理解、可信赖、能听懂、能信服、有感情、有依据的话,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可接受性。”

  (二)符合直觉思维的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虑。这一效应是心理学中最可靠也最稳健的结果。锚定效应的产生有三个典型的诱发因素。

  第一,构建符合爱国价值观的物质环境。人们所处的环境是影响个体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环境对儿童所施加的直接影响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它还会进一步进入儿童的心里。”“世界各国历来重视学校物质环境的爱国教育价值。例如,美国通过在校园和班级悬挂美国国旗、张贴总统及英雄人物画像等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学校公共场所、领导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悬挂国旗,让国旗进入学生的视线范围和生活当中,加深学生对国家标志的感性认知;张贴国家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特殊的地理状况,增进学生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张贴爱国的名言警句,引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探索和思考;张贴爱国英雄人物、爱国革命先烈画像,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同时,创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校报、班报、板报等,在无形中加深学生的爱国之情。”从直觉思维的启动规律来看,这些设计极有可能是有效的。

  第二,关注学生“身边人”(尤其是教师)的爱国观念。学生的爱国观极易受周围“重要他人”的影响。“重要他人”的爱国精神能坚定地激发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而青少年怨恨国家往往映射出其“重要他人”怨恨国家。学生的“重要他人”主要包括家长、教师、同伴和网络社交圈等。教师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们既要向学生传递自己的爱国观念,还要纠正其他人对青少年爱国观的误导。教师必须是爱国人士,任何不爱国或伪装爱国的教师都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学校的爱国教育职责。一个爱国的教师在讲课时所流露出的眼神、表情、语气是与他所讲授的内容严丝合缝、毫不违和的。这个状态最能激发学生的共鸣。相反,一个不爱国的教师在讲课时必然在表情、语气、体态中散发出不爱国的气息。它很容易被直觉抓到,从而引发学生对教师教授内容的鄙夷和反抗。“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为自己所教授的题材而激奋,甚至对它产生某种爱的情感。教师个人的价值体系(包括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所构成的教育爱是引导教育走向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三,强调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默认观念的意义。“爱国是一种自然基础之上产生的朴素的情感,是任何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及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是超越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任何国家、社会、民族乃至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着爱国的思想情感。”这种默认的内在逻辑是古今中外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它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证明。这种默认已然存在于学校爱国教育体系之中,成为构塑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爱国价值观的密钥。学校要重视爱国价值观的默认特点,做到“不破坏即涵养”。所谓“不破坏”指的是学校必须禁止全体成员表现出不爱国的言行,例如随意抱怨国家体制、否定国家形象等。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对国家的批评必须是审慎而辩证的,绝不能简单地消极批判,破坏中小学生原有的爱国热情。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以建议的方式,构建“积极批评”的思路。这种积极批评是基于饱满的爱国深情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它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不是“国家不好”,而是“我要做什么让国家变得更好”,这是默认爱国观对学校德育的重要启示。

  (三)重视直觉的代表性法则

  代表性启发指的是“人们通过A来代表B,也就是通过比较B与A的相似程度来对概率进行评估”。直觉能使人产生相似的印象,虽然它并没有刻意这样做。代表性启发包括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注重强刺激下的思维发散引导。当关涉国家的刺激出现时,我们的思维迅速散开,链接出与该刺激有关的诸多内容,其中最先反馈的信息主导了直觉判断。学校爱国教育要扩展爱国的内涵,将国之概念更多地集中于故土、历史、文化、传统美德等较为深沉和宏大的内容上,而避免将国家概念过分地定位在现实表征上。例如在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学校不可过分地链接国家与环境的关系,避免人们夸大环境在国家认同中的地位。同样,在反腐败的潮流中,爱国教育不可过分地强调公务员代表国家,避免人们在直觉上产生官员腐败与国家腐败的链接。

  第二,提倡小而暖的美好情感润化。直觉特别擅长处理复杂细节以及难以用语言、文字或行动表征的情感信息。爱国情感是直觉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爱国教育应想方设法培育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国民的美好情感。其中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目前我国中小学以及幼儿园非常重视安全教育,一些学校会开展“防拐防骗防爆”演习,在很多孩子的观念中陌生人是坏人,离开家人将陷入危险。这种“他人坏、社会险”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同胞之情和利他行为,亦有损爱国教育。因此,学校教育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小而暖的善举”,如与同行的人拼一把伞,帮负重的人扶一把等。这些行为不是预设的或有外在目的的,而是生活化的、随机的、随手而为的。它们让学生感受到这个社会是善意的、温暖的、有爱的,从而孕育孩子们关心同胞、关注社会、关切国家的良好感情。

  在提倡助推的同时,学校亦应警惕“恶意助推”对教育效果的损害。一是避免不顾学生发展规律的强行灌输。德育助推承认高频度和高强度地重复暴露爱国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形成爱国的直觉思维。但是这种重复必须谨慎而为。一旦学生开始反思、反驳、批判爱国教育中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辩证地分析,全面地评价爱国问题。二是避免过分的情绪化。情绪和情感是直觉爱国的重要基础,但是过分地渲染情绪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偏激之中,从而引发一系列非理性的爱国行为。总之,爱国教育应重视直觉爱国和德育助推的意义,同时也不能忽视理性爱国和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两者平衡,权变爱国方可。

责任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