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教育就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

日期:2018-09-11 21:23:22        来源:于丹    浏览量: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首先要祝愿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在我的生命中,曾有很多位老师对我的成长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在不同阶段他们为我支撑起小小的梦想,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给予我前进的动力,我因此对老师们深怀感恩。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做人做事应该有的坚守和拼搏精神。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应了那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这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祝愿我的恩师们,身体健康,教师节快乐!祝愿天下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我的硕士导师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教授聂石樵先生,师母邓魁英先生是教唐宋文学的著名教授。我读硕士的时候是在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没有电脑,聂先生当时已经是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了。

  我的导师和师母非常关心学生,但是不会让学生为他们做学习以外任何事情,什么抄抄写写、跑个腿、送个信,他们认为这跟他们的价值体系是不符的,怎么能这样使唤学生呢?而且,聂先生上课从来不迟到一分钟,对他来说,该上课的时间那就是天条。聂先生这些做法到今天对我还有很深的影响。

  聂先生去世前那段时间,有些神志不清,经常认不出探望的人是谁,即便是自己的闺女,他也不记得名字了,但他的礼貌和读书人的体面还一直都在。他每天坚持读书的习惯,每当端坐在床上读书的时候,脑子是最清醒的。

\

病床上的聂先生始终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

  师母说,你老师这辈子就三件事:读书、教书、写书。而我这辈子也有三件事,那就是照顾他,让他安心地读书、教书、写书。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特别小,才满21岁,我那时几乎是在他们家长大的。聂先生去世前虽然认不清人,但一直没有忘记过我。有一回我去医院看他,聂先生见到我就说,你那么忙,怎么又来啦?护士一脸疑惑,问聂先生,您知道她是谁吗?聂先生斩钉截铁地说,小丹是从小在我家长大的,我怎么可能不认识她呢!

  我在师大待了好几十个年头,有一些变与不变让我感慨颇深。我刚来师大读书的时候,学校里还有毛主席像,现在学校里的景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熟悉的东西现在没剩下多少了。但聂先生住的小红楼一直没有变化,那里空气里弥漫的淡淡的尘土味道,周围散发的浅浅的青草香,都没有变过。万变时代中的不变与坚守,从聂先生的风骨和师母的从容上得以彰显。

  跟聂先生的云淡风轻不同,我的博士生导师黄会林先生,一直是一个领先于时代的人。她曾经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经历过出生入死,回国以后她的那种奋斗拼搏的精神都用在了教书育人当中。

\

黄会林先生在执教60周年上讲话

  我们所知的黄先生的成就,有很多都是她六十岁以后开创的。她先后创建了“北国剧社”、艺术系,创立了独立的影视学科,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并开创了“第三极理论”。如果别人的人生都是马拉松的话,那黄先生的人生就是无数个百米冲刺。

  两位先生虽然风格很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时刻清楚自己是谁,“不忘初心”。人要有认准的东西,治学也要有认准的东西。

\

于丹教授与毕业生的合影

  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第一个字是志气的“志”。曾国藩说:“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人这一辈子是不是会逐步沦陷,遇到事会不会放弃自己心里的那道底线而放纵自己,这不能依靠别人的力量。

  可以说在校时候老师的提点、长大以后纪检部门的监督,都不是心里的底线。一个人要有志气,不甘为下流,就能给自己一点看得起自己的理由,就会知道为人的尊严。有些事他不敢去做,因为做了他会看不起自己,这才叫做“圣贤”。所以有志于读书的人,要知道读书里面有底线、养尊严,不会让自己自甘堕落做“下流”。

  第二个字叫有“识”。这个“识”不是指知识,而是指见识。曾国藩先生说:“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学无止境,不能刚有一点心得,便沾沾自喜,向别人夸耀。

  一个人在学问里面,越知道学得不足,自己的心就便越虚怀若谷。一个谦虚的人是不会讨人嫌的,因为他没有骄横跋扈的锋芒和伤人的利器。

  我们今天总在说“有识之士”,什么是有识呢?我个人认为“识”分三个层次:最低的是知识,往上是见识,再往上是胆识。知识是死的,见识是活的,胆识是练的。一个人得从死知识到活见识,再练出来真胆识。我们不能就停留在知识层面,有识之士不是指有知识,电脑还有知识呢。人如果不行走,自己不去看万水千山就会没有见识,但是人得练出胆识。

  第三个字是恒心的“恒”。曾国藩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人要恒心就断无不成之理,任何事情有志、有识、有恒这三个缺一不可。有志、有识、有恒这才叫读书。

  我的两位老师,黄先生是1934年初生人,现在已经是85岁高龄;聂先生是1927年生人,走的时候也到了91岁。聂先生晚年90岁的时候还出了十三卷本的全集,黄先生60岁的时候,开创了无数个第一。就是连我这个年龄的人,在他们眼里还是小孩,还觉得任何事情都要抓紧去做。

  忙的时候、累的时候想想我的老师,他们即便是高龄但也忙碌依旧、泰然处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

于丹教授在台湾池上开设语文公益课堂

  所有所有的这一切,我觉得这大概就是师门的传承,我一直觉得师门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传下来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一种风尚,就是让你能给自己更多看得起自己的理由。

  教育就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教师是一份职业,但更多是在做一份功德,因为我们是在用生命提携学生的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信任的“文”,去“化”孩子们的生命,是用自己饱满的生命去提携自己的学生,是能够给人终身成长的基因和力量,是能够让人在不确定性的未来确定更大的可能。可以说教师能够培养出多少争气的“中国少年”,未来就能有什么样的“少年中国”。

责任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