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家点评部分高考试卷 体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

日期:2018-06-10 11:17:48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量:

\
 
   《陕西日报》2018年6月9日(记者 吕扬)题:反映新时代主旋律 体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专家点评部分高考试卷

  2018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省招办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有关教授和部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对我省语文科目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评卷专家表示,本套试题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思想都极具时代性,反映了新时代的主旋律,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评卷专家指出了语文试题的四个特点。一是考试素材紧贴时代,联系生活。比如“现代文阅读”三类阅读材料分别涉及“大数据时代”“国民面对新生事物时的微妙心理”“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这些素材都与现代生活及未来世界紧密相关;“语言文字运用”中含有对戏剧的传承与创新的内容,与当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题紧密联系;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将“奋斗”“团结”“同舟共济”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词作为仿写的内容,很好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是重视经典作品阅读的考查。本套试题从文言文到现代文阅读均重视对经典作品阅读的考查。如文言文阅读选自《后汉书·王涣传》,古代诗歌阅读选自陆游的诗作,名篇名句默写来自对孟子、白居易、苏轼等人经典作品的考查。现代文阅读中分值最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取材于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有声电影》。老舍先生是公认的人民语言艺术家,其作品人物语言具有典型的老北京风格,而作家善于在嬉笑中沉思。他对生活的关注不是辛辣无情的讽刺,而是带着理解的嘲弄,这样的选材有助于考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三是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文学类文本阅读两道简答题的设置,分别考查“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和“造成幽默效果的手法”,从大的方面讲涉及的是作品内容情感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鉴赏,符合考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把握。而具体问题的设置又依据作品的具体特点,将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变形为对“具体心态”的考查,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能够测试出考生的语文积累和应变能力。“文言文阅读”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断句能力、重要实词和文言句子的翻译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独立分析、评价人物的能力。“古代诗歌阅读”重点考查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其中一题要求学生比较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的作用,该题目价值较高,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中,提升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名篇名句默写”难度不大,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篇目,但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加以默写,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总体来看,考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应该具有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

  四是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2018年作文的命题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临场的应变思维能力。这则材料的元素多样,关系较为复杂,理清其中的要点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能力。材料中含有专业深入的科学态度、全面准确的认识方法等。作文材料角度多样,给学生写作时立意、选材、结构的选择空间较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积累、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让每位考生都能在自己的层面充分发挥写作能力。

  评卷专家表示,今年的数学试卷在兼顾数学基础知识点的同时,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卷的题型延续了往年的风格,和去年相比难易程度做了一定的微调,没有特别的偏、难、怪题目。这样的高考试卷有利于大学选拔具有核心数学素养、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严谨、逻辑推理层次清晰的学生。

  专家认为,高考数学试卷不仅兼顾数学知识点的考查,而且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试卷既联系实际,又考查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必考题目中的数列题隐含了优化的思想;概率题考查了模型的预测可靠性。“优化”与“预测”,就是人们在现实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思维。根据条件求解直线方程、圆方程以及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夹角等,既是中等数学的基础,也是现实工程中的基本问题。


责任编辑:曹静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