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坚守课程改革 筑梦美好未来

日期:2018-03-15 14:33:49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

  坚守课程改革 筑梦美好未来

  华 序 海 峰

  北京黄冈中学创办于2008年7月,是北京市朝阳区教育部门引进的首所外省市名校。经历数年发展学校已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翠成校区、华侨城校区、垡头校区,其中华侨城校区为高中部,其他两个校区为初中部。建校以来,学校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方针为指导,将“严谨求实,和谐进取”作为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理念,探索“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办学特色明显,教育质量与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学校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课程建设结硕果

  在学校内涵发展的多样化探索中,课程建设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发展寄托在课程身上,并致力于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小学课程建设整体化、精细化、协同化,是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向。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意在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化,注重知识、情意、能力的一体与整合。

  学校课程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既要有丰富性也要有差异性,自建校以来北京黄冈中学紧跟课改步伐,坚持新课改的方向,始终将课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课程,课程体系显示了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课程注意到了各门类课程之间的互补与融合。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特色发展需求。每个学科每年至少开发2门学科拓展课程;每个年级至少开设1门共性专长培养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以自力为主;专长培养课程开发以外力为主;综合实践课程以效益为主。

  目前,学校形成了以文化基础课、自主发展课、社会参与课为基础的三大课程群,以此为基础,又设置了相应具体课程,如,文化基础课包含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扩展课程。其中很多门课程具有综合教育功能,在此之下,还有第三层级课程,如学科扩展课程又包含了专题研究类、实际应用类、传统文化类、思品修养类、国际课程类等诸多不同门类的课程。多样性的课程可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基础和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性学习。

  新高考从制度上颠覆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定式, 从根本上遏制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凸显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发挥学生的学习专长和特长。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校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构应遵循两个基本思路。一是纵向设立几大门类课程领域以及各领域所涉及的主要课程。学校可依据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艺体等基本素养发展的要求以及高中课程标准,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整合后,设立几大门类课程领域以及各领域所涉及的主要课程。二是横向分层,分类推进。(1)按学习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类课程;面向部分学生的拓展类课程(是基础类课程的拓展,既有重心下移的查缺补漏,也有学段衔接和加深延伸);面向个体的研究类课程和兴趣特长类课程。(2)按生涯规划方向,实行专业分类与水平分层,如理工方向、社会方向、人文方向、艺术方向;同时,单类学科可分为A类课程群(非高考选考科目)、B类课程群(高考选考科目)、C类课程群(既是高考选考科目,又是大学的学习专业,甚至是今后的职业方向)。(3)参照考试科目,与各种考核考试衔接。例如:学业水平考试(必修,指向高中毕业),高等院校考试(按高校招生要求,学生选择学习方向,选修Ⅰ专科可以不学),自主招生考试(选修Ⅱ,其他可以不学)。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与深化,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立德树人”工程的提出与深化,“核心素养”一词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正在逐渐确立一条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对于学校而言,其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将核心素养贯彻其中,继而渗透到学生身上,实现学生的素养培养与自身发展。

   课堂教学有活力

  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的提出使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

  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因此,中小学校要始终坚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实施“因材施教”;要摒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 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建立师生学习、研讨共同体;要赋予学生知情权,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权,探索适合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

  教学改革必须先“改”教师。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变“接受式”为“发现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变“教为主”为“学为主”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变“教得好”为“学得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教师改变了以往对教材的依赖,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对统编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优化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实现目标的层级化、结构化和个体化,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和丰富性,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等。从而引导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先前体验,完善其知识结构和学习策略,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

  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教学方法改革基本取向,逐渐形成了探究教学、合作教学、换位教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以案导学、以案定学、以案点学、以案考学等多元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方向,教师把握课标考纲,明确自主学习目标;精心编制学案,设置自主学习时间;转变教学方式,拓展自主学习空间;施行民主课堂,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创设问题情景,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加强教师指导,培育自主学习方法;创新评价机制,提高自主学习成效。

  卓越的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者的永恒追求。学校坚持实施质量工程,按照学校提出的质量目标定位和“PDCA”质量体系运行机制,各年级要对照质量目标(按照目前的生源状况,垡头校区的质量目标按城市初中的平均水平定位,翠成校区的质量目标按照全区的平均水平定位,华侨城校区的质量目标按全区区级示范校的平均水平定位),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监控,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及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举措,并加强教学改进的跟进。关注同年级各班的教学差异,切实消除教学短板,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未来有动力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课堂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北京黄冈中学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在区级比赛中屡次获奖,为朝阳区教育增光添彩。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作为一名教育者的不懈追求。在区政府部门直接对比调研中,本校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率超过朝阳区一流的学校;在区教育部门、区政府部门督导室、北京教科院基教所联合开展的中小学满意度调查中,本校教师教育水平的满意率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初中为99.2%,高中为99%)。优质的教育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学校被评为区级示范校;先后获得了中考优秀奖、高考进步奖、中考高考会考目标管理优秀奖;并被评为“朝阳区素质教育示范校”“朝阳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朝阳区文明单位”“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朝阳区党建工作示范校”“朝阳区教育科研先进校”“北京市卫生健康促进校”“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和“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由于教育质量突出,《北京日报》《中国语言文字报》《人民日报》《北京教育》《神州教育》《人民教师》等报刊先后刊载学校办学经验。

  北京市黄冈中学以课程建设和改革撬动学校发展,课程改革、教育观念的更新带来了活跃的课堂,学校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今后学校将以提升学生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核心,继续着力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更新与完善,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未来人才,实现黄冈人的教育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华 序 海 峰)
 

实习编辑:刘桐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