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岁的小女孩刘钰琪,是安康市石泉县饶峰镇九年制学校二年级二班学生。父亲刘万军,常年外出江苏扬州打工。2岁时,小女孩的妈妈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为求生存,父亲将她托管至远方亲戚陈绪云照顾,每月定期给其支付生活费。
刘钰琪的老家居住在石泉县饶峰镇大湾村,距集镇19公里,非贫困户。家中除父亲外,还有一位年迈的爷爷。2016年3月,由于爷爷身体不好,病痛多,无法再照顾刘钰琪上学,所以不得不将其托管。父亲刘万军在外打工每月能挣到3000-4000元,这也是他们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看病、上学、生活、托管费除外,每月几乎所剩无几,勉强度日。
据班主任柳静珍老师介绍,刘钰琪在班上表现良好,爱学习、爱劳动。在学校,经常帮老师打扫办公室卫生;在家里,经常干一些洗碗、拖地等简单的家务,每门功课成绩都保持在八十分以上,深受大家喜爱。
婶婶陈绪云对刘钰琪喜爱有加,无论是生活、学习、食宿等都把刘钰琪当做自己的亲生女一样对待,不分亲疏。只是由于条件有限,有些想得到而做不到。刘钰琪想爸爸妈妈时,婶婶总会第一时间拨通孩子爸爸的电话,让她与爸爸说说话、聊聊天,以解相思之苦。刘钰琪的爸爸也会每隔几天打电话回家问候女儿,鼓励她好好学习,努力长大成才。
刘钰琪没有见过妈妈,对妈妈的印象也十分模糊,所以也就从没有给妈妈打过电话。不过,县上、镇上有很多的志愿者妈妈经常去慰问、看望她,给她带一些必须的学习、生活用品。1月9日,正值寒冬,石泉县团县委副书记卢秋雨为其送去了温暖包。
在石泉县饶峰镇九年制学校的操场上,卢秋雨发现刘钰琪穿着一双雨靴正在操场上跑步,手脸通红。她赶紧上前为其换上棉衣、棉鞋、棉袜、围巾、手套。穿着新衣,刘钰琪不停地说“谢谢、谢谢......”“这么寒冷的天气,小女孩却穿着雨鞋上学,看得我心都碎了。”卢秋雨说。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看着一个这么小的女孩儿在寒冷的冬天却穿着单薄的雨鞋上学,且脚上的袜子也是湿的,我的心十分酸疼。在写心愿卡时,小女孩表示什么都不想要,只写了‘我想让爸爸回来’七个字。”一位志愿者说道。“由于贪玩儿,当天上学时路上有积水不小心灌进了靴子里面。”小女孩补充说。
至目前,石泉团县委联合县志愿者协会共为全县喜河、池河、饶峰、两河、迎丰五个镇200名困境儿童送去了温暖包。同时,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志愿者将孩子们的照片和心愿卡分别对外发布,寻求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帮扶留守儿童。
据了解,每个温暖包捐赠标准为365元,配置的应急生活物资以冬季保暖御寒物品、学习物资为主,包含棉衣、棉靴、袜子、帽子、围巾、手套、美术套装等13件物品。
如果您有意参与爱心捐赠,请与共青团安康市石泉县委或该县志愿者协会联系,您的爱心将为山区贫困留守儿童送去更多温暖。爱心热线:0915-6321351。
责任编辑: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