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 >

安康市阳光学校校长徐兴堂:把阳光渗透进残障孩子的心里

日期:2018-04-06 07:43:43        来源:安康市教育局    浏览量:

       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希望是让学生问倒,这样的机会,徐兴堂从未有过;身为一位校长,最大的心愿是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相长,这样的幸福,徐兴堂也很少体会。

  因为徐兴堂身处的是特殊教育学校。身在阳光学校,他用近20年的时间把阳光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残障孩子的心里,也让这种温暖逐渐融化社会。用阳光使者形容徐兴堂,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

  安康市阳光学校校长徐兴堂

  能收一个是一个

  从1996年到2015年,近20年的时光,徐兴堂让学校彻底变了样,也把自己从新校长变成了老校长。

  时至今日,徐兴堂仍清楚地记得,他初到市阳光学校的情景。那时学校的名称还是安康地区聋哑学校,没有挂校牌,操场上长满了野草,周围的农民经常把牛赶进来。居民的下水道从操场穿过,常常是污水横流。

  那一年,面对这个烂摊子的徐兴堂只有38岁。尽管此前已在安康教育系统工作了十多年,他却从未面对过残障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近20年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徐兴堂仍然觉得当初“天道酬勤,有为才有位”的理念是正确的。

  当时的徐兴堂,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这个学校办好。他说:“我来了之后就没想过要走。老师的封闭和苦恼,我要想办法解决。学生和家长期盼的眼神,也让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孩子在安康找不到其他学校上,如果我不收,家长只能又领回去,一辈子也就完了。”

  这样的孩子,安康有很多。根据徐兴堂的了解,现在全市还有1万名左右聋哑和智障儿童,能够随班就读的只有六七千人,除去其他途径,可能还有一两千个小孩无法接受正规教育。能到阳光学校上学的,已是其中的幸运儿。

  “能收一个是一个。解决了一个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家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社会的问题。有的孩子在这里学到技能后,不仅可以开店养活自己,还能帮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徐兴堂说,这样的境况让他始终充满激情,只要学生们将来能生活得幸福一些,他自己受点委屈根本没什么。

  没有一轮接一轮的考试,没有升学压力,但徐兴堂这个校长,当得也并不轻松。有别于普通学校“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在熟悉特殊教育模式的同时,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教思想:教会做人。他说:“特殊学校的孩子们,长期局限在学校这个小环境内,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再加上自身的原因,必须让他们学到些知识。学得懂的教,学不懂的内容就删掉。除此之外,主要是让他们掌握技能,将来出去了能够自立。”

  对这些孩子而言,技能不仅包括能够谋生的一技之长,还包括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力。为了这些能力,徐兴堂费尽了心。“特教学生必须根据社会需要让他就业。如果就不了业,我的任务就没有完成。”

  学校成立了美术、舞蹈、劳技、体育等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学习版画、水墨画和线描画,至今已有一百多幅作品在中、省、市获奖,十余幅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至国际儿童画展参展。在高年级和年龄偏大的学生中,学校开设了美容美发、木工、油漆、缝纫、盲人按摩、烹饪、办公自动化、豆芽生长技术等专业。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职业课程,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阳光文化里的复苏

  “老师不行,带的孩子就不行。但在我们这个学校,还从来没有谁能把老师问住。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要先把老师抓好,让老师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我这个校长多一点辛苦,老师和孩子们就能多一点幸福。”头上已经若隐若现的白发,诉说着徐兴堂为这个学校的付出。

  现在的市阳光学校,有18个班222名学生,36个老师。如何让“特殊”变得逐渐正常?在徐兴堂看来,办学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有了优秀的文化,才能打造出卓越的学校。对普通学校而言是如此,特殊教育学校更应该这样。

  永远改革、永远创新、永远追求、争创一流、永不止步,是他带领师生们凝聚出的学校文化精神。为了让老师的思想和智慧不停滞,他一直用这个来激励熏陶每一位老师。在这所学校里,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应的文化,而一专多能、多才多艺是他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

  他在学校成立了乐队,30多名教师都成了乐队成员。以前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如今摆弄起二胡、小提琴、钢琴得心应手。他让工会组织烹饪大赛,老师们从家里带来食材进行比赛,将精心烹制出的菜肴大家一起分享。他最爱组织的一个活动是演讲比赛,以此训练这些在课堂上从未流利表达过的教师的说话水平。即使是开会,他也放弃了传统的说教,用词语接龙、成语、歇后语等方式,来激活教师的思维。

  “在这里不让智慧后退,唯一的办法就是思考起来,动起来。”徐兴堂说,“我是完全采取‘各负其责、目标一致、全面推进’的策略,让老师做好自己的工作,各方面的矛盾也就少了。”他经常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组织老师们到其他学校参观。安康学院、安康中学、安康市一小、汉滨初中等城区的这些学校,他们都跑遍了。内涵发展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职业懈怠在这所学校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校长,徐兴堂有自己的智慧。他认为,校长不谋不行,谋了不决策不行,决策了不协调也不行。他让大家明确目标任务,都动起来。“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校长没有三头六臂,不能光靠校长一个人。”他为此提出了“跑道”理论,也就是将学校的所有人引入跑道。组织开展赛教和教学观摩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习,选送骨干教师离职进修,培养学科带头人。

  而如今的徐兴堂,已是教育部、民政部、中残联联合表彰的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是安康市三次党代会代表、省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省特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还有一个最让他骄傲的身份是:省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让阳光照得更远

  徐兴堂的骄傲并非毫无资本。在特教学校呆了这些年,他亲身感受着各地特殊教育的变化,并因为这种变化最终促成了安康乃至陕西特殊教育的巨变。

  “外省的特殊教育学校活动多,校长见面了都很熟,大家相互交流与促进,扬长避短,各个学校发展都很快,也很有特色。相比之下,我们陕西的特教学校相对独立,横向纵向的联系都很少。校长之间基本都是陌生人,这对于本来就比较封闭的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发展更加不利。”时间过得越久,徐兴堂越认为这种状态应该改变。

  他倡导的互动先从陕南开始。2006年,陕南三市的三所特殊教育学校开始互动联谊,此后邀请范围逐渐扩大,参与学校越来越多。联谊活动进行到第五届,终于引起了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注意,活动至此由民间上升至半官方的状态。

  各校之间的联谊,很多具体工作都是徐兴堂在运作,秘书处也设在了市阳光学校。据他介绍,迄今为止活动已经举办了九届。每到一个地方,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对当地特教学校的校容校貌都是一种促进,也在无形中推进了当地特殊教育的发展。

  作为联谊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徐兴堂始终有这样一种理念:特教学校必须互动起来。在特教学校工作的时间越长,人的思维和智慧会越来越下降。比如聋生用的是手势语,上课时老师也能说话,但很慢,基本不能流利地表达,长此以往,老师的语言功能会逐步退化。对智障生则主要是生活能力的训练,老师的知识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我们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在这里不会。在学习中,没有一个学生向老师提问。孩子们都是开学时家长送来,放假了接走,基本是封闭式的。为保证安全,学生和老师与外界的接触都比较少,这对教育来说是个麻烦事。时间久了,老师站在山底看问题,视野都是一线天。这不能怪老师,长期接触有限,很难建立起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这个问题曾困扰徐兴堂很长时间,他的破解之道,就是开放式办学,一定要走出去。

  不拘一格办特教,可以概括为徐兴堂的中心思想。1998年,全省特殊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市阳光学校召开。2014年11月,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第九次校长联谊会在宝鸡市特教学校召开,全省3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安康市阳光学校的光芒,通过徐兴堂的不懈努力,已经照耀得越来越远。尽管社会对特殊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未到位,经费问题也一直让他头疼,但57岁的徐兴堂,这个阳光使者,眼睛里仍满是希望。




责任编辑:吴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