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 (通讯员 张万平 寇家塬镇人民政府 李文娜)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关于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全覆盖情况的专题报告》和《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2月22日人民网)。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关键措施,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此次中央专门研究审议《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旨在持续释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强大正能量,着力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发挥学习教育在前行路上的“导航标”作用,真正让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前行路上的“导航标”,要持续抓好“学”这个基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形势在发生变化,工作内容需不断创新,但是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没有变,党员干部的心态不能变。而学习是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筑牢思想防线、适应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践行“四个全面”的大背景下,学习更是让党员干部精准把握发展趋势、牢牢掌握发展内容、全面适应发展趋势的“先手旗”。要按照要求学。 中央明确规定,要将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规定动作学好、学牢、学扎实,用党章党规规范自我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指引工作开展,通过将中央要求践行到实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切实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前行中牢牢把握初心不忘,努力践行服务宗旨。要结合实际学。 在开展学习中,既要按照中央规定要求学习好,又要结合个人实际搞好“自选动作”,对于自己不了解、不明白、不清楚的知识要深入学,切忌蜻蜓点水、浮在表面。要抓住学习的机会埋头苦学,在学习中寻找差距、认清不足,进而不断努力、迎头赶上,真正发挥学习的“奠基石”作用。要知行合一学。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推工作。如果仅仅满足于坐而论道而不愿意起而行之,那么就会成为“书呆子”,学习的意义就难以凸显。因此,在实际中要围绕工作情况、生活现状,把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学习的知识成为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抢抓工作机遇的有效工具,做到学习与践行同开展,坚决杜绝只学不用或者是学用分离。
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前行路上的“导航标”,要持续抓好“做”这个关键。说一千道一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能不能起到应有的效力、赢得群众的满意,最为关键的还是在做。因此,抓好“做”,就是抓住了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上发力用力,才能够最终实现工作发展、能力提升、效果凸显。要立足实情做。 在工作中无论是抓什么业务、管什么领域,在研究措施政策的时候必须要围绕实情,脱离实情研究,犹如天马行空,没有任何意义,一旦通过了脱离实情的措施政策,对于一个区域来讲是不讲科学,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可能就是浪费。因此,每一项措施的研究、每一个制度的出台,都要以本区域、本单位、本部门的实情为依据,通过扎扎实实和结合实际努力做,才能够实现群众“咧嘴笑”的良好成效。要敢于担当做。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四个全面”集结号的吹响、动员令的发布,大批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其中,围绕岗位职责踏踏实实做、认认真真干,着力推动工作发展。但是有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懒政怠政不作为的情况,害怕改革触及利益、害怕引火上身,秉承“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等,这样的情况都是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的突出表现,实际上要不得。相反,而是要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勇气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迈,牢记初心、牢记宗旨,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实现工作有明显推动。要务求实效做。 所有干事创业的结果,都集中在实效上。没有实效的工作,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财物,对于广大群众来讲,“说得再好都不如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效好”,因此,要在凸显工作实效上下功夫,通过不断探索、全力推动,让每一项政策都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每一个措施都能够生根发芽、取得实效,真正在与群众利益攸关的关键环节和领域狠下功夫,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