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多元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乡镇体制机制上需要转变。 《意见》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管理服务管理权限、推进乡镇行政执法改革、统筹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分别进行了阐述。明确乡镇政府主要公共服务职能,扩大了乡镇政府管理权限,明确了县级职能部门不得将工作任务转嫁给乡镇政府,明确下放事项、下放程序,规则和权责关系,确何下放权力接得住、用得好。
二、乡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需要优化。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意见》提出优化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同时,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增加群众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群众评价成为乡镇政府服务等级的“量化指标”。
三、组织保障上要加强。《 意见》 明确了乡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坚决贯彻落实。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在选人用人上得以明确,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机制,明确了改进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评价奖惩机制,建立科学化、差别化的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发乡镇政府的权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由管理职能逐步向服务职能转变。但终归转变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次《意见》明确了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事关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当前,一些乡镇政府还存在服务理念滞后、能力不强、效能不高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将重点放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上。作为改革红利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说到底,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好与坏、快与慢,关乎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