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靳天龙 通讯员 艾朵朵)2016年,子洲县以救灾救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民生功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狠抓兜底扶贫、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基层政权、社会事务等各项帮扶救助工作,让城乡困难群众衣食无忧,安全过冬。
救灾工作稳步推进——发放救灾资金661万元
去年以来,子洲县重新修订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救灾应急预案》,累计下拨救灾资金661万元,其中春荒救灾资金339万元,救助“7.18”洪涝灾害严重受灾户3万元,过路灾民救助、临时求助、突发性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救助支出87万元,全县1.8万余名冰雹洪涝、重大疾病等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救助,同时,发放乡镇救灾棉被1600块,五保户棉衣1803套,保障了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住。重新核定孤儿88人,建立孤残儿童信息网络,发放孤儿生活补助103.3万元,发放乡镇城市临时救助金120.56万元,发放农村临时救助资金474.56万元。
城乡低保工作规范运行—发放城乡低保金7857.78万元
2016年,子洲县进一步规范了城乡低保,坚持属地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城乡低保对象进退有序。各乡镇对农村低保的调整严格按照《子洲县民政局关于排查、调整、申报、审批农村低保工作的规定》、《子洲县城乡低保规范调整实施方案》执行,并将低保调整情况按季度以正式文件上报县民政局复审、批复,做到了应保尽保。一年以来,共退出农村低保对象1670户、1913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806户、1886人,纳入农村低保对象24673户、30323人,发放农村低保金5441.15万元;共退出城市低保对象148户、256人,新增城市保障户127、213人,纳入城市保障对象2204户、4534人,全年发放城市低保金2416.63万元,城市特困居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高度关注农村“三留守”人员,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全县困境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全县统计在册的农村留守儿童723人、留守妇女1559人、留守老人5223人,困境儿童483人,并进一步开展了关爱活动。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有序进行—支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718.6万元
为了充分发挥民政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扎实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6年,子洲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救急、救困、救重的原则;坚持治疗医院、城镇医保(农村合疗)、医疗救助“三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医疗救助力度,继续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报销办法。截至目前,子洲县累计支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718.6万元,其中,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688.1万元,城市医疗救助资金30.5万元,累计救助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城市“三无”户5939人次,资助五保、孤儿参合费21.21万元。
养老救助工作全面展开—1200余名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2016年,子洲县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加强农村五保户、孤儿安全管理工作。对五保户、孤儿分别挂牌照像,完善资料档案,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予以清退,杜绝了空领、套领资金等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通过清理核查,完善了五保户纸质、电子档案,全年取消农村五保供养对象71人,新纳入57人,重新核定五保对象1858人,其中,集中供养人员160人,分散供养1698人,发放五保户供养补助资金1034.53万元,解决了农村五保户的生活困难问题。
强化区域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安全管理工作。印发了《子洲县民政局开展全县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大排查的紧急通知》、《冬季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对全县养老机构集中开展检查、排查,针对查出的问题,逐项列出问题清单,责令限期进行整改。并与各养老机构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将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人。多方筹资60万元,购置烟雾报警器70多台、灭火器90多台,邀请相关安检、消防等业务人员对30余名敬老院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截止目前,子洲县上报审批农村幸福院49个,已实施31个村,让1200余名农村留守老人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