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舆论监督 >

最低几百块高的上万元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成“生意”

日期:2016-06-24 09:44:59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一份高考志愿填报方案3500元

  尽管一些机构的报考咨询价格不菲,但为了让孩子顺利挤过高考的“独木桥”,有不少家长都愿意为此埋单。“孩子考试不容易,学习上我们帮不上忙,但能确保报志愿没有失误,花点钱就花点钱吧。”

  “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花钱填志愿。”一家咨询机构的老师告诉记者,志愿填报指导包括性格能力的综合测评、招生录取政策解读、报考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等多项内容,而且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近年来全国高校招生录取数据,综合考生的成绩和兴趣,制定出报考方案。

  除了杨阿姨提到的这家机构,记者在网页打开一家“高考志愿指导平台”,网页充斥了“让孩子上个好大学、高考卡助力志愿填报、专家一对一、专家在线视频讲座等等内容。”

  点开“专家一对一”的界面记者看到:高考志愿填报一对一,线下指导3500元。根据网页上提供的400开头的预约电话,记者拨通了该机构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蒙姓的女工作人员。

  “志愿填报指导都包括什么内容?”见记者开口询问,蒙姓工作人立刻回应道,“你咨询的是我们的专家一对一,我们都是面对面指导的,现在到报志愿的两天,孩子一共有两次和专家见面的机会。”

  蒙姓工作人员说,“第一次的见面肯定在25日成绩公布之前,这时候孩子有一个预估的分数,然后让孩子过来,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以及他自己希望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我们专门有一张学前表,让孩子填写后,然后专家会根据情况,给出一套线下适合的填报方案。”

  “第二次见面是在25日之后,这时候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专家再根据孩子的成绩,加上第一次预估的方案,进行一次修改,确定最后的志愿填报方案。”蒙姓工作人员介绍,前期我们都是一个专家针对一个学生,最后确定方案的时候,专家团队会对所有同学的志愿填报方案做最后的一次修正。

  “现在愿意花钱给孩子报志愿的家长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接了好几个报名的家长,所以如果要让孩子预约就尽快过来,现在还有优惠,直接减免500元。等成绩出来了,专家就根本约不上了。”

  “你可以带孩子过来看看。”根据蒙姓工作人员的介绍,6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太白南路西安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的综合楼,这家志愿填报机构的办公地点在此。这是一家科教有限公司,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只是他们的业务之一。

  尽管一直介绍产品,但当记者询问如果孩子填了志愿没考上给退费吗,蒙姓工作人员则避而不谈。“我们的专家都来自省招办、教育厅的,对院校招生计划比较熟悉,也有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专家,在外面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分析的肯定是百分百准确的。”

  利用“大数据”填报志愿

  据行业人士透露,这位蒙姓工作人员口中所说的专家分析,就是根据历年高校的招考分数、招生计划、招生热点等总结出来的。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传统的“一对一”咨询方兴未艾,“互联网”的商机也涉及到了志愿填报的领域。“大数据”填报志愿成了很多辅导机构乃至教育网站的首要卖点。

  据记者调查,目前多数大数据填报其实主要是做两组数据的比对:一组为对考生性格爱好职业倾向等做的测评,一组为机构平台存储的数据库。在某购物网站,记者看到标价一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模拟分析系统”,并在产品介绍详情里写道:本系统能够根据学员的性格测评和学员的兴趣爱好,提供良好的专业专责;对比往年分数线大数据进行分析,择优为学员选择最好的报考路线……诸如此类。“不光购物网站有,还有不少APP是针对高考服务的,输入分数,不到一分钟,近几年来同分数考生的专业选择、就读院校综合实力、毕业之后的薪资待遇等信息马上就能显示出来,有的收费有的不收费。”精通于手机应用的毕业生小马告诉记者,不过免费的APP没有收费的信息详细,还只能使用一次。

  根据小马的说法,记者登录了一款智能填报志愿的网页,输入考生省份、选择文/理科,然后输入自己的预估分数,系统就会按次序跳出推荐的学校,包括录取的概率、风险的大小等等。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通过自助查询推算出自己真正适合的专业。

  然而当记者提出网络APP也可以帮助填报志愿时,志愿填报机构的蒙姓工作人员提出,除了大数据,他们的专家都有“内部消息”。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线下高考志愿填报机构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参与过多年高校招生工作的老师自办;第二是教育培训机构;第三就是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部门,因为人脉资源丰富,能了解到部分招生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共同点是:“保证能让考生用最少的分数上最好的学校。”

    “大数据”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但对于考生来说,在上千所大学、数千个专业中,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报一个适合的志愿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各个咨询机构真的有可供支持的大数据库么?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该如何选择,如何规避风险呢?

  中国教育网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大数据能算出一定填报规律,但是没有办法算出考生的喜好,所以这些产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赖。“我特别想提醒家长和考生,我们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和更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排名更好的学校和专业”。陈志文说,“现在咨询更在意的是利用算法、经验、规则,让500分的人上一个502分的学校与专业,完全把填报志愿当成生意了。”

  “数据它只能是过去的,不可能预测到未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所以仅仅是依据这个数据来做出选择的时候,它就会改变这个数据未来的状况,我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留心。

  西安某高校招生办主任毛老师指出,高校的录取都是根据分数从高到低,而前几年的数据并不代表一切。

  据业内人士分析,因为计算机是共性平台,一些个性化的东西难以解决,比如各个高校的录取规则千差万别,有的分数优先,有的等级优先,有的满足志愿等,这些差别值得家长细细琢磨,但数据库不会提供这些。因此,大数据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不能完全依赖。(文/图记者 李梦倩)

  责任编辑:曹静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