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企业的成长看榆林文化产业的创新

日期:2016-03-12 11:17:49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2014年至2015年,榆林创意文化发展公司编撰了《外国人眼中的榆林》、《走出国门的榆林人》、《童年的记忆——老榆林游戏》、《文化瑰宝----榆林非遗100问》、《大漠巾帼》等书籍,有的书籍被榆林市委宣传部指定为外宣产品。

  发挥优势服务地方

  除了研发、生产榆林特色文化产品外,榆林创意文化发展公司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不断进行探索。

  2015年,该公司率先介入榆阳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体验游项目。“乐沙戏水”红石桥乡村体验游项目在不到一个月的策划、实施、推广后实现了开门红。仅在“ 五一”三天小长假中就吸引了13000多人,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彻底沸腾了。

  榆林古有“榆阳八景”名扬塞上,而今却在岁月的长河中或是风采不再,或是难觅踪影,或在城市建设的新景观中赋予了新得内涵或外延。2012年初,榆林创意文化发展公司与榆阳区文化部门对接,提出重新评选“榆阳新八景”的思路,并组织专家调研,挖掘,论证,最终选出代表榆林当代特色的“榆阳新八景”,即北台雄峙、驼城金汤、六楼骑街、老巷通幽、龙泉古刹、平步青云、榆溪秋雁、卧云春秋。在传承榆林文化的道路上,公司给榆林留下一份沉重的历史档案。

  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主席威廉•林赛是享有盛誉的长城专家、作家、摄影家。高秋燕多次邀请他来榆林考察长城,进行专题讲座。2007年,威廉•林赛被榆林市授予荣誉市民。今年榆林创意文化发展公司还举行“万里长城•百年回望”主题摄影展,并且策划“高家堡--让世界睁大了眼睛”纪录片的拍摄和“跟着威廉走长城”的公益徒步活动,进一步传播榆林文化。

  目前榆林创意文化发展公司正在策划“陕北500孔窑洞的活化与复兴”项目,力求为经济转型期的榆林开辟新的产业。

  着眼长远勇于担当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秋燕深谙其道,向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公司也不断给员工创造锻炼、学习的机会。

  事实上,公司新员工初来乍到,能独当一面的毕竟不多。公司领导和老员工不仅认真帮、带,而且还让他们走出去学。2014年高秋燕带领员工去杭州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法培训,派优秀的设计师去北京参加文化部的创意人才班的培训,带领团队去西安、成都参加全国创新创业比赛的总决赛。公司不时地还派员工出去开拓视野,长见识。2012年,高秋燕自费去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生课程,和一群年轻人行走在学习、追梦的路上。
 

公司在上合组织展示剪纸

  高秋燕创办的公司,改变了许多人。一些优秀的员工有了一技之长,学会了管理,学会了担当,在各自的岗位取得了成绩。这里走出去的员工,有30多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高秋燕也因此被大家笑称为“榆林广告行业黄埔军校校长”。

加入榆林文化元素的茶具

  推广榆林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因此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公司连续几年给榆林城区的32所小学和幼儿园举办讲座,有时邀请孩子们到公司开展游戏。2015年5月以来,公司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剪纸艺术沙龙,邀请榆林市剪纸名家举办公开课,为剪纸爱好者免费传授技艺。晚上以剪纸和手工的名义聚会,成为一些榆林女子高规格的“夜生活”, 既传承中华文化,又分享生活心得。
 

艺术文化丝巾

  2012年“六一”儿童节,公司与宋庆龄基金会榆林市分会、榆阳区教育局共同举办了庆“六一”儿童智能游戏比赛活动,公司全程赞助约3.6万元。

公司举办长城摄影展

  此外,公司每年还为宋庆龄基金会、马海德基金会、榆林星缘自闭症儿童中心、全国妇联“母亲邮包”、腾讯益行家等公益组织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担当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几年的创新发展,榆林创意文化发展公司已经成为一家集文化产品研发、生产、推广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公司,成为了榆林特色文化产品开发的先行者。公司研发的“榆林风物”系列产品,在榆林市首届优秀旅游商品评选大赛中荣获旅游商品“创意类银奖”, 被带到了法国、德国、美国和巴西等十多个国家,成为了榆林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首选礼品。公司开发的具有陕北特色的传统玩具“羊码”“沙画明信片”得到了来榆访问的香港亚洲文化艺术中心的认可,被选为走向“一带一路”的榆林商品。2015年荷兰国王亚历山大来华访问到达延安后,公司开发的“剪纸+羊毛毡”的手提包被作为国礼赠送给马克西姆王后。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