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 >

杨琼英: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日期:2016-09-07 09:31: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

    个人小传

    杨琼英,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校长兼书记。1995年起参加工作,先后任教于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第二中学、玉溪第一小学,承担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2005年玉溪市红塔区教育局首次向全区公开招考校长,被聘任为玉溪第一小学校长。

    成长之最

    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著)

    办学管理中最有成就感的事:2009年整合中心城区教育资源,让一所薄弱学校改造成老百姓向往的城区优质学校——山水校区。

    教育教学中最有成就的改革创新:2007年学生作业改革,开创了适宜孩子成长的童真作业,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孩子的个性空间,丰富孩子的生命成长。

    学校改革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问题。

    小学教育之路怎么走?在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校长杨琼英看来,最应强调的是尊重,尊重人生命成长的规律——要给孩子们时间和空间,等待他们慢慢成长。“儿童教育应该根植于儿童自己的世界,关注儿童文化及哲学,走进儿童内在的心灵,从精神层面去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怀揣着这份教育理想与追求,从教师转身为校长的杨琼英开启了她小学教育深度研究与实践之路。

    静态与灵动:开发显隐性童心课程

    2005年6月,年仅33岁的杨琼英在玉溪市公选中成为了玉溪第一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校长。从教师到校长角色的转换,杨琼英在学校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尝试。如何延续玉溪第一小学这个百年名校的风采,站在时代的前沿,进一步改革创新,提升学校管理理念,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则是杨琼英苦苦思索的问题。

    通过对儿童文化及儿童生命价值的研究,杨琼英提出了“欢乐童年,成就未来”的教育理念。基于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杨琼英决定带领领导班子成员从开发“童心课程”开始,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进而发展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优势,形成学生自身特长,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童心课程”的开发包括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开发。隐性课程包括“静态校园文化”建设、“多彩班级文化”创建和“灵动的活动文化”打造等几个方面。在“静态校园文化”建设中,杨琼英十分注重以儿童视角去规划与设计校园的静态环境文化,如学校的整体形象标识就是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设计的。凝结了师生和家长美好期望的学校标识,犹如一株嫩芽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又像一只美丽的和平鸽在蓝天上翱翔,象征着学校的平安与和谐。玉溪第一小学的孩子们还参与设计并命名了“悠悠谷”卫生间、生态小农庄、雅乐池塘、“四季芳香”走廊、“幸福凯旋门”等,充满童心与童趣。

    班级文化是儿童心灵的栖息地。在“多彩班级文化”创建中,玉溪第一小学倡导以童心家园为载体的班级文化。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班级文化墙:有“成长快乐”“艺苑风景”“家风班风”“俭约花园”等善行义举榜。不同的中队具有各自的特色,中队理念和中队目标也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外化。

    学校每年都组织举办由全校师生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等。体育节以“阳光体育,健康成长”为目标,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和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艺术节以“童心描绘世界书画展”“快乐跳动舞台”“童年如歌演唱会”等活动,从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为出发点搭建艺术展示平台。异彩纷呈的童心文化活动,灵动了校园生活,丰富了孩子的生命成长。

    在强化基础性课程的同时,玉溪第一小学还开发了一些富有生命的、可供选择性的课程,这些课程即杨琼英所定义的显性课程。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囊括了艺术类、学科拓展类、健体类、语言类、科技类等五大类型。其中,“小姚明”篮球、“和谐之声”合唱、小小巧手(剪纸)、小小神笔(书法)等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和艺术素养。语言类和科技类社团则更加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这样全方位、多层次课程体系之下,学生激发生命活力,个性得到张扬和引导。

    作业与评价:拓宽学生发展空间

    为谋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时空和机会,激发学生生命的潜力,2007年开始,杨琼英对玉溪第一小学的学生作业进行了改革。

    学校成立了童真作业研发组,深入研究开放性实践作业。倡导以儿童发展为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时政等来布置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假期作业。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是简单的埋头做题,而是拿起相机、提起画笔、翻开自己喜欢的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到真正让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体验生命、学习技能。这样的作业还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很好的整合。如“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板块要求学生制作春节贺卡送给长辈、父母、老师、伙伴、同学,让学生学会了感恩。

    童真作业使得原本很枯燥的作业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改造校园活动领域的基础上,释放了师生的个性,拓展了他们的精神生命和个性空间,让学校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和家园。

    与童真作业相对应的是童趣评价。杨琼英认为,多元评价学生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因此要以儿童文化为价值基础,构建灵活的和满足人成长需要的多元童趣评价体系。她把学生评价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每学期终结性评价。每学期终结性评价时学生均可选择自己的强项,实行“选优评价”。二是记录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轨迹,内容除了各学科的成长记录外,还增加“社团活动课程”“三生教育”“我的特长”“实践活动”等。三是“校园激励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好的行为都可以获得不同学科不同颜色的激励卡,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可以获取“免做卡”,有了这张卡,学生可以选择免做一些他们认为没有必要的作业。四是“尊重特质评价”允许学生差异性发展。

    在这样的理念下,玉溪第一小学校园里涌现出许多“自主儿童团”,如“半天童”“跳跃童”“休假童”“自乐童”等。“半天童”,即学生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回家练习特长。其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获得者郭伟阳就是学校当年的“半天童”。而智力发展较好的孩子可以申请做“跳跃童”。学校一名叫伏田的小男孩就是连跳三级,12岁就读初三年级,学习也非常好。“休假童”则是根据家长和学生自己的需求规定放假和上学的时间。学校曾有一名学生,三年级开始就双脚无力。家长申请后,杨琼英同意孩子在家学习,学校还组织一个教师辅导团队轮流到家个性化辅导。“自乐童”的孩子有其多样性特点,如智力缺陷或是有多动症。这样的孩子都会有一位学校领导与之挂钩,协助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共同培养孩子,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

    统筹与均衡:开展广义“办学实践”

    2009年,杨琼英在管理上实现新的跨越——玉溪第一小学在玉溪市率先启动了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她以独有的创新意识,整合了城乡接合部的薄弱校东风小学,即学校的山水校区。杨琼英实现了本校区和山水校区理念、制度、环境等的高度融合,让原本只具备村完小配置的学校迅速成长为中心城区老百姓喜欢的学校。山水校区学生已由原来的600多学生增加到1600人,有效缓解了玉溪市中心城区的招生压力,也承担了中心城区其他学校的部分生源。由此,杨琼英带领团队成功探索出玉溪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新路子,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了公平的教育机会。

    除负责两个校区4000余名师生的管理工作外,杨琼英还担任玉溪市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的学区长,肩上压着发展高仓、研和两大街道中心学校近万人的学区管理的担子。在学区管理中,她提出了“合作、发展、共赢”的学区合作原则,把一所所原本独自发展的学校改造成一个和谐并进的共同体,打破学校原有的壁垒,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

    2011年以来,杨琼英基于理性思考的学区文化融合和对现实清醒认识的积极实践,进一步创新和播撒童心文化。她带领学区管理团队,走进山区、坝区的每一所完小,为山区每一个孩子送去温暖。在她的引领下,红塔区南片学区迸发出青春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杨琼英看来,分享自己学校的实践经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一次“办学实践”——在“走出去”的比较磨合中,在设身处地的体验中,可以检验、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加深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真谛的理解,并在体验、理解与实践中自然形成一种“追求理想、关怀现实、兼济天下、着眼未来”的情怀、格局和境界。

    教育家型校长本身不是真理的代表,他们是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向教育真理走近的人。杨琼英认为,只要矢志不渝、坚持梦想、勇于反思、善于创新,领悟、尊重和实践教育规律,那么,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的目标并不会那么遥不可及。

    (本文由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培养基地提供)
 

责任编辑:费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