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大讲堂

浅谈课外阅读

日期:2020-02-14 13:06:04        来源:新西部教育网    浏览量:

  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可以提高人的文采,更能増长人的才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样说:“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

  选择好书,并非开卷有益,所以,选择性阅读很重要。现在,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或手机流量文字,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所以连作者也仅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知识的汲取量就很有限。而好书及经典书籍留给读书者则是无穷的力量和源泉。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

  同时,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是正确的,关键还是看兴趣。书籍的种类千万,孩子不可能对每一个领域都感兴趣,做父母的可能觉得孩子小,不知道什么样的书籍是好的,是适合自己的,所以就会干涉孩子看书种类的选择。

  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欠妥,这样做只会削弱孩子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效率。孩子喜欢的可能在我们看来是不适合的,但其实孩子的喜欢,才是他的兴趣所在。这对孩子来说,读书的意义就在这里。所以因势利导,积极推荐才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正确做法。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及时归纳好的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可以根据书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也就是将书的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就是俗话说的“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还可以精读,这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做好读书笔记,既能辅助阅读,又能加深记忆。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读书时摘抄好词、好句、概括主要内容、说感受。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

  阅读时间安排要合理,我们发现孩子喜欢读书,就不加管制,这样做其实并不好,毕竟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读的时间长了是学到很多,但是记住多少就不一定了。看书时间长了,眼睛也会累,孩子要做适当的休息。

  阅读习惯一定要注重时间的管理,每天固定好一个时间阅读,比如每天晚饭过后,睡觉之前,或者已经上学的孩子可以在晚上家庭作业之后,都可以,这个时间是每天都要遵循的,阅读时长大约在一到一个半小时最佳。孩子读书不是一天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所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吸收才是正道。

   作者:田红娟,系渭南市前进路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米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