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西安体育学院全力备战十四运会

日期:2019-08-05 16:08:49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量:

\

  西安体育学院女足在夺得二○一八—二○一九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高水平组冠军联赛)总冠军后合影留念。 (照片由西安体育学院提供)

  长期以来,西安体育学院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同时,始终坚持将“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把建设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助力我省竞技体育发展作为办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在天津全运会上,学院共有64名运动员代表有关省(区、市)参赛,共取得6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参赛人数和成绩均创历史新高。

  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学校党委在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实施“竞赛夺标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全民健身与健康促进工程”等十大工程,紧紧围绕陕西体育“1155”发展战略,通过合理优化项目布局与结构、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竞技体育投入力度等有效措施,使竞赛训练和运动成绩取得新突破。

 

  “省队校办”底蕴深厚

  竞技比赛多点开花

 

 

  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成立于1986年,2004年、2008年、2012年三个周期三次接受国家体育总局评估,均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6年获评“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年)”,成为本周期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99所综合性体校之一。学校在省体育局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省队校办”模式,先后培养了陈定、刘少辉、李彩霞、李东华、巴特尔、宁文龙、王凯华、谷红、牛春格、刘飘飘等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冠军,在跆拳道、拳击、撑竿跳高、投掷、竞走、蹦床等多个项目中建树颇丰。此外,空手道、攀岩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体育氛围的环境中,许多昔日的“名将”已成为如今的一线教练员。他们带领运动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份“冠军”品质的传承助推多个项目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实现“井喷式”发展。

  在2019年上半年参加的各项赛事中,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多点开花,在各大赛事上荣获金牌21枚、银牌26枚、铜牌15枚,71人次获得前八名。

  参赛运动员中,男子铅球运动员陈剑、冯杰、徐理扬在成绩上实现了突破。其中陈剑上半年在正式比赛中3次突破19米大关,先后斩获中日韩田径对抗赛、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第四站、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总决赛3枚金牌及亚洲田径大奖赛铜牌。男子拳击项目的常勇、艾合麦提·麦麦提、浦绍尧、阿卜杜热依木·麦麦提4人在2019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中夺得4枚金牌。跆拳道运动员张豪在2019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第二站)+87公斤级比赛中获得一枚“含金量”十足的银牌。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牛春格,在3月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4月的全国田径大奖赛、5月的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6月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预赛上均获得冠军。建队不久的空手道队,梯队建设成绩斐然,不仅涌现了2019年全国空手道锦标系列赛团体冠军王御兰、姚梦杰、陈妙婷,还培养出2019年全国空手道U18锦标系列赛冠军刘志伟、严文喆、杨晨旭。

  投掷教练员马屹说:“从事竞技体育训练工作这么多年来,最感谢的就是上级和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发挥、提高的平台,让我能几十年如一日安心干着一件事情,尤其是当所带的运动员站上领奖台的时候,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和全体教练员一定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校、为陕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

 

  共建“国字号”单项学院(学校)

  实现“变轨超车”

 

  在32年的发展进程中,西安体院始终以西北人的勤奋淳朴和对体育事业的满腔热血默默耕耘,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竞技训练思路,推动体制创新,提高专业化训练水平,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夯实青少年后备体育人才基础,先后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掷球协会共建“中国掷球运动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共建“中国竞走学校”,旨在发挥行业技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合力打造集教学、科研、训练、培训“四位一体”的体育人才培养高地,并积极支持“跨界跨项选材”工作,助力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3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亚洲少年田径锦标赛在香港将军澳运动场举行。在教练王浩带领下,殷腊梅经过激烈拼搏获得女子5公里竞走决赛亚军。3月17日,在瑞士卢加诺国际竞走挑战赛中,在主教练蒋秋艳的带领下,张红梅获得女子10公里比赛冠军,唐丹获得女子10公里比赛亚军,李涛获得男子10公里比赛冠军。7月21日,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冰壶与地掷球全能项目地掷球比赛中,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夺得体校组女子甲组冠军。

 

  积极打造“金牌”赛事

  对标国际水平培养人才

 

  为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体育文化交流,自2017年起举办“中国(西安)跆拳道公开赛(G10)”。

  该项赛事是经世界跆拳道联合会授权,国家体育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等行政主管单位批准的国际B类赛事,是东京奥运会积分赛,2018年更名为“‘一带一路’中国跆拳道公开赛”。这是我国承办跆拳道单项的最高级别赛事,也是我省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打造的重大国际品牌赛事,经过两届比赛的淬炼,不仅为队伍提供了参与国际比赛的难得机会,还培养了一支包括教练员、裁判员、竞赛组织管理人才在内的专业队伍,为讲好陕西故事、建设体育强省、承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储备了人才。

 

  围绕“四个一流”建设

  狠抓竞赛训练工作

 

  西安体院统筹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同时,始终坚持将“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紧紧围绕招生质量、科学训练、大赛争光等重要环节,合理优化项目布局与结构,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大学生运动员的爱国荣校情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省大学生体育事业发展。

  在韩国光州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中,2018级学生司雅杰与队友发挥出色,勇夺跳水项目男女混双10米台冠军,为中国队夺得本次世锦赛首金;2018级学生杨昊获得男子10米台亚军。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三十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2015级学生焦婧婧获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混合全能冠军、女子团体冠军、混合双人10米台亚军;2018级学生李平安获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男子团体冠军;2017级学生苏文秀获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季军。在约旦举行的亚洲跆拳道青年锦标赛上,王婉琛获得女子59公斤级铜牌。2019年6月,该校大学生女子足球队代表陕西参加了2018—2019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高水平组冠军联赛)并夺得总冠军,创造了我省高校女足参加全国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除获得总冠军外,守门员张源凭借零失球的优异表现获评“最佳守门员”,司职中场的王雪冰以出色的发挥获评“最佳球员”,主教练王莎莎获评“最佳教练员”。

 

  “二青会”上大练兵

  全力备战十四运

 

  2019年8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山西省举行。其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全国城市运动会,是每4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在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二青会”预赛赛场捷报频传,西体运动员在拳击、跆拳道、田径、蹦床、空手道、地掷球与冰壶、攀岩等项目中共获得83张二青会决赛入场券,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为陕西赢得了荣誉,也为学校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学校正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训练质量为抓手,培养运动员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奋勇争先的决心,全力做好“二青会”决赛阶段的各项备战工作。

  西安体院将结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改革,发挥特色优势,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西体精神,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为国添彩、为省争光。


 

责任编辑:孙佩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