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兴农杰出人物 >

“兴农杰出人物”征文 朱荣文:在大山深处默默前行

日期:2019-02-04 08:29:14        来源:新西部教育网    浏览量:


朱荣文同志在田间指导魔芋大户生产

            记陕西省镇安县政协委员、高级农艺师、国家级优秀科技特派员朱荣文

  从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到高级农艺师,由一名普通的县级科技特派员到国家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过去的10多年里,朱荣文的技术职称在变,但是,不管技术职称如何变化,在他的心目中,服务三农,助民增收的追求永远没变。朱荣文坦言,他自己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常常提醒自己不辜负“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这一崇高荣誉,把当好一名科技特派员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

  发展产业帮民富

  2003年,商洛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到农村一线包村联户兴产业,助民增收奔小康的科技特派员下派工作动员令。为了积极响应这一号令,在农村提升自身价值,建功立业,朱荣文毅然放弃在县机关工作的舒适环境,走出机关,深入村组,当上了一名科技特派员。

  2003年3月,他被县科技特派办下派到镇安县青铜关镇白树村任科技特派员。一来到该村,他就紧紧围绕包村联户兴产业,助民增收奔小康这一目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采取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科技含量,典型示范引路的办法,引导农民发展养羊、种烤烟,涌现出了一批致富能手和科技带头人,促进了全村的产业发展。

  青铜关镇白树村的张三娃,曾是一个家境贫穷却不思进取,整日无所事事的人。全村计划发展白山羊养殖业,朱荣文就把他作为第一批扶持对象。当时有许多人不放心,而朱荣文却说,我们有责任帮助这样的人早日脱贫致富,因为这样的人扶持成功了对别人会更加具有说服力。为支持鼓励张三娃发展养羊走富路,他不仅为张三娃担保贷款4000元购回羔羊15只,还专门确定了一名技术员为其提供技术指导。2003年8月的一个深夜,在村委会办公室已经休息的朱荣文,突然接到技术员的电话,说张三娃因为技术问题跟他发生了纠纷。朱荣文放下电话,披衣出门,迅速消失在夜幕中……2004年初的一天,他专程来到张三娃家了解白山羊养殖情况,正赶上他胃病发作,煞白的脸上,冷汗一阵阵地往下流淌。他咬牙硬撑着,像平日一样地仔细询问,认真查看,耐心解答。张三娃被他的那种认真劲感动万分,发誓般地说:“您是为俺累病的,俺若养不好这批羊,可咋对得起您哪!”朱荣文传给了张三娃的养羊技术,更传给了他的精神,让他彻底改掉了混日子的坏毛病,一门心思养好羊,到2005年底,张三娃养饲养量达到70多只,终于成了全村的养殖大户。一花引得百花开,张三娃积极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使周围的农户对白山羊“从不愿意养到养疯了”,同时,也使白树村的畜牧产业发展从此走上了良性轨道。

  提升农业、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帮助农民兄弟发展产业奔小康,是朱荣文在担任白树村科技特派员期间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在白树村担任科技特派员的四年间,他先后协助镇上建成了“青铜关镇双万畜牧示范小区”和“白树村千亩烤烟示范村”。帮助白树村成立了“养羊、种烟”两个产业协会。在白树村发展人工种草2.1万亩,建成标准化牛羊圈舍201间,建氨化池134个,建畜牧兽医服务室1个,配备村组兽医员1个,引进布尔山羊种公羊2只,购进基础母羊2500只;发展种草养羊示范户38户,羊饲养量达到1.8万只,农民收入达到700多万元;发展烤烟种植示范户135户,收入达到200多万元,使全村农民仅养羊、种烤烟两项收入人均达到2900元。

  为了确保该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朱荣文还帮助白树村成立了农民技术夜校,定期组织养羊、种烟协会会员开展技术培训。四年来,共举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班35期,培训1390多人。由于青铜关镇白树村在发展养羊、种烟上成绩突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2005年该村被市、县评为“发展产业典型示范村”;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样朱荣文同志也连续两年被省、市、县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连续四年被镇安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朱荣文同志指导养牛大户养牛

  科技创新结硕果

  1984年毕业于商洛农校的朱荣文,丝毫不满足仅有的中等专业农业技术员水平,在工作实践中,他不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20多年里,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荣誉:2000年入选镇安县学术技术带头人;2004年被市、县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同年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专家共同组成的《秦巴山区人工种草与牛羊饲养技术》研究课题小组,成功地解决了退耕还林后,封山禁牧,牛羊圈养技术问题,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在2003年至2016年间,先后有《发展人工种草,增强畜牧产业开发后劲》等15篇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报刊上;2007年被镇安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学科带头人;2009年被陕西省联改委评为高级农艺师,同年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2007年2月,在镇安县青铜关镇白树村担任科技特派员的朱荣文,又被县科技办临危受命抽调下派到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

  这个公司是一家个体私营企业,成立于2001年7月,尽管该公司生产的魔芋制品质量很好,但企业原材料紧缺,生产能力差,一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为此,他一来到该公司,就从扩大魔芋种植面积,提高企业年产品生产能力入手,引导农民增收,实现企业增效。2007年4月,他和企业的员工在向镇安县铁厂镇种植魔芋示范村的农民推广“农林1号”魔芋良种时,虽然苦口婆心的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农民总是不愿接受。怎么办?放弃吗?不!他作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既然光说不行,那我们就做给农民看。朱荣文在铁厂镇租了5亩地和公司的3名魔芋生产技术员一起轮番上阵,自己种自己管,一步一步干给农民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农民们的思想观念随着魔芋“农林1号”的生长变化,到魔芋的成熟季节,很多农民已经看得眼红了。当朱劳文和公司的员工前往采挖魔芋时,发现5亩地的魔芋已被人偷“挖”了一半,因为“示范成功了”。如今,不仅那儿的魔芋地一片连着一片,质量好,产量高,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而且还辐射到全县6个镇10多个村,魔芋种植面积达到27000亩,带动了7100多户农户发展魔芋产业,仅魔芋产业一项农民户均收入达到2500元。

  全县的魔芋种植面积扩大了,企业生产缺原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企业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能力差的问题仍摆在了朱荣文的面前。为了解决这又一个突出问题,从2008年开始,他组织企业科研小组,与四川广汉魔芋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的专家和市、县科技局的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了《魔芋干片热风循环二步干制》创新技术成果,有效地解决了魔芋干在机械化烧烤过程中易焦化、糊化、含水量不稳定的问题;缩短了烘干时间,进一步提高了魔芋精粉质量,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产品畅销武汉、重庆、广东、西安等大中城市,深受客户好评,而且使企业年产魔芋制品能力由500吨提高到1000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他还组织开展了《核桃林下套种魔芋高效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获得了成功。这一项目不仅广泛应用于全县的魔芋产业化发展之中,还填补了我国核桃林下套种魔芋的空白。2010年《魔芋干片热风循环二步干制》和《核桃林下套种魔芋高效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两项创新技术成果,分别荣获商洛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朱荣文同志参加产业发展培训会

  参加议政成果丰

  作为无党派代表人士,自1997年担任镇安县政协委员以来,朱荣文一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责任与义务。他利用人民政协的平台,积极反映农业科技和三农问题,经他个人提交的政协提案和发言材料50多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2000年的县“两会”期间,由他提出的要关注全县畜禽健康养殖的提案受到了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

  畜禽健康养殖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热点,朱荣文对畜禽健康养殖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深入调查,工作之余他还专门走访了全县5个畜禽养殖场和89户畜禽养殖重点户。在走访中他了解到,全县畜禽养殖规模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一些养殖场和养殖户,在防疫中只求生存,但并没有制定出科学的免疫程序,引起病原变异和大量耐菌株出现,以及监用抗生素、激素、消毒剂、添加剂等问题,成为制约畜禽健康养殖的主要症结。

  在2004年的“两会”期间的小组联组讨论会上,朱荣文就畜禽健康养殖问题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全县在畜禽养殖上,要实现畜禽健康养殖新方式,政府要从技术、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引导农民走畜禽健康养殖新路子。要加大畜禽健康养殖的宣传力度,不断推进畜禽养殖向规模集约化发展,提升传统畜禽产业的经营水平,强化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加大对畜禽的重大疾病防控和行业执法力度,促进全县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目的”。他的这一建议,很快被县委、政府采纳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赞同与支持。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畜牧系统围绕畜禽的健康养殖这一方式,组建了产业发展“智囊团”,充当了畜禽安全的“守护神”。在全县畜牧系统构建起了畜禽发展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三大体系,建起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预防长效运行机制,并建起了以县、镇畜禽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养殖大户为补充的畜禽养殖科技推广网络,推广普及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五良”配套技术。体制逐渐理顺,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变老百姓上门求教为送技术进村入户,有效地解决了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朱荣文同志完成的“镇核一号核桃”新品种现场验收座谈会

  镇安县畜禽技术人员活跃在生产一线,先后推广暖棚舍、饲育肥、工厂化养殖、畜禽疫病综合防治及检疫,胚胎移植、冻配改良、桔杆青贮氨化、畜禽产品保鲜贮运、集约化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20项,科技入户率达90%以上,使镇安的畜禽养殖得到了健康有序发展,全县畜禽养殖产业年产值达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7%,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作为一位连任四届的政协委员,朱荣文还注重收集民情民意与基层调研工作。他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参与了县政协组织的产业调研小组,赴西口、茅坪两个少数民族镇调研中药材、板栗、核桃基地的发展规划与存在问题,为全县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辛磊

 


 

  作者简介:

  辛磊,男,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公务员,爱好写作,曾在《农民日报》、《中国民族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等31家报刊杂志发展通讯、散文300多篇,其中有24篇稿件获征文奖。

 

相关链接:陕西农村网“兴农杰出人物”征文启事


 

责任编辑:吴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