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蓬溪县教育和体育局多举措全面发力,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一、积极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落实“六长责任制”。全面落实县长、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家长共同负责的控辍保学“六长”负责制,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书,落实控辍保学县政府主体责任、县教体局、乡镇和村社直接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家长法定监护人责任。按就近入学原则,保障贫困家庭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抓好了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
做好入学监测。全面落实入学保障责任学校对责任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的监测工作。各责任学校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履行管理职责,与乡镇、村社紧密配合,形成扶贫工作合力。动态监测责任区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人口入学情况,对疑似辍学学生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及时劝返,对有辍学苗头的监测对象及时给予帮助。保障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贫困人口入学率达到标准。
保障残疾学生入学。依托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县特校为骨干、送教上门服务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体系,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残疾适龄人口入学情况建立专项档案,建立“一人一案”安置方案(除免学外),根据个体情况,安排轻、中度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或送特校就读,重度残疾无到学校学习能力的学生纳入责任学校及县特校定期“送教上门”工作体系,保障建档立卡适龄残疾人口入学权益。
二、用心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全面完成春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学前教育阶段,减免在园幼儿保教费13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490人);义务教育阶段,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对3186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79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补助教辅资料费和保险费2303人;高中教育阶段,免除249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430人),高中助学金项目,免除213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430人次),对43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教辅资料费;中职教育阶段,免除531名中职学生学费,对236名中职学生发放生活费,对150名建档立卡中职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高等教育阶段,资助2016年及以后新入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专科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百万余元。
教育扶贫救助基金高效有序运行。今年已受理1556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救助申请,打卡发放救助金160余万元,对已享受现有教育资助政策后仍然存在就学困难的学生展开专项救助,充分发挥了教育扶贫基金的救助作用。
三、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别扶持行动
积极落实普通高中单招办班计划。完成了蓬溪中学面向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中毕业学生招收30名志翔班学生的志愿填报、资格审核和录取等工作。
四、强化职业教育发展
通过向初、高中毕业生以及贫困家庭发放职业教育宣传资料,将有意愿的贫困家庭适龄青少年全部纳入县内职业学校入学范围,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免费接受中职教育,现有44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校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县中职校和市建工校与3家企业举办“订单培养就业班”,满足了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与就业的需求。县中职校已对68名贫困家庭青少年免费进行了就业技能培训。
五、加强教师招聘和培养培训
3月完成27名公开招聘教师的政审、聘用,现已到岗工作;4月完成10名公费师范生的考核;6月完成上半年公开招聘教师面试,86名考生通过面试、体检。286人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利用省级专项资金为蓬南初中、实验小学等19所学校配备电子白板77套和其它信息化设备。
七、积极开展特别关爱行动
积极开展关爱励志教育。安排贫困家庭学生所在学校充分利用青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等平台和“一帮一”结对帮扶等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特别辅导、励志帮扶等活动。在3月初完成了排查登记,建立了结对帮扶名册;上半年,组织各校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特别辅导、励志帮扶等系列活动,蓬溪县教育和体育局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八、做好驻村和结对帮扶工作
积极协助乡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督促指导教体系统派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调整第一书记4人,驻村工作队员1人。督促指导教体系统干部教职工继续做好结对帮扶“10件事”。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