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县域内学校关工委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作用,实施保障、帮教等三大行动,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实施保障帮扶行动。在全县57所学校按标准设立关工委机构,组建“领导班子+联校人员+片区主任+五老志愿者”为核心的360余人的工作队伍,实现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全覆盖,采取集中培训、走访、座谈、重点指导等形式,提升队伍能力建设,以“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为标准,创建“三好”关爱活动室7个,组织“讲雷锋故事”、“感恩母亲”、“快乐阅读”等活动20次;筹集整合爱心捐助、基金会扶持等渠道资金100余万元,为1325个留守学生(儿童)实现新年愿望;争取新春圆梦、暖冬关爱等活动关爱资金16万元,为790个建档立卡学生送去衣物、书包等慰问品。
二是实施法治帮教行动。联合公、检、法、文体等部门,狠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各级经典颂读、爱国主题教育活动,设立“阳光路上”汉源县未成年人观护帮扶警示教育基地1个,组织师生参观学习3000人次;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和“五失”青少年,深入开展爱心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和爱心帮教活动,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法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加20000余人次;利用“青少年零犯罪零受侵害社区”试点,发挥“五老”优势,抓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工作、失足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不断推进“家校社”共育体系建设。
三是实施师生培育行动。落实“青蓝工程”项目,提升师资力量,动员全县193名青年教师参加“青椒计划”培训,推广“老带新、新促老、师徒结队”培育模式,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关心关爱青年教师成长;牢固树立“给乡村娃不一样的研与学”理念,利用“四川万名青少年夏令营暨中华大家园关爱各族少年儿童夏令营雅安汉源分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教育形式,提升青少年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素养。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