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晚上22:55分,宜宾长宁县发生了6.0级地震。长宁县教育和体育局紧急启动了地震应急机制,多措并举全面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
成立长宁县教体系统抗震救灾指挥小组
地震发生后,教体局主要负责人牵头,迅速成立了长宁县教体系统抗震救灾指挥小组。指挥小组下设五个检查组,深入震中双河中学、双河小学、富兴学校、梅硐中学等学校,查看受灾情况,指导救灾和慰问师生。同时,通过QQ、微信群要求所有学校要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各学校要及时上报灾情情况。
启动两小时报告制度
从6月18日凌晨3时起,长宁县教育体育系统启动 “6.17”地震灾情统计每2小时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了解各校最新灾情统计情况,部署各校值班值守,及时摸排灾情,管理保护学生,加强建筑物监测,防范次生灾害。
各级党支部组成党员志愿服务点
6月18日起,局机关党委牵头,以机关党委名义成立抗震救灾小组,灾区10余所学校也立即响应,组成了多支党员志愿服务点,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
强化值守,排除隐患
自地震发生后,要求局机关和所有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晚上至少一名行政领导和一名教师在岗,局机关安排专人每日不定时抽查在岗情况。同时,要求所有学校每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至少巡查两次,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成立震后心理服务工作组
为减缓地震对学校的影响,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对学校师生的影响,长宁县教育和体育局迅速成立了震后心理服务工作组,普及灾后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知识,以促进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因校施策,尽早复学复课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无安全隐患的学校及时复课,不能及时复课的学校要调整教学时间,制定工作预案,确保灾区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正常。截至6月20日,在确认校舍安全的情况下,龙头镇官兴义务教育学校、硐底镇新堡小学、井江镇佛应小学三所学校率先复课。6月21日,在宜宾市军分区、长宁县人武部的帮助下,位于震中的双河镇中心小学校六年级120余名师生在帐篷学校中复课,震后的校园又重现了生机。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