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大讲堂 >

教师何妨“懒”一点儿

日期:2019-06-12 15:20:0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懒妈出勤孩,勤妈出懒孩”这句俗语讲的是生活中的辩证法:有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很懒却富于智慧的妈妈,经常让孩子多做事,能培养出眼中有活、善于做事的勤快孩子;妈妈如果凡事大包大揽,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了,孩子很容易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最近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勤妈”式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主要有“三勤”:

  勤于一讲到底。刚布置完自主学习任务,就开始对学生不放心,急于提示注意事项,使学生无法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没等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也不让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就迫不及待地又给学生讲解。

  勤于将规律和方法直接“端”给学生。不让学生通过练习去自己发现、总结规律,更不习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启发或追问,或通过层层设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勤于独自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擅长以学生给出的问题答案作为切入点带动其他学生思考,使学生难以收获多样的学习成果,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这样的教师表面上看或许工作很勤奋,但并没有“勤”在点子上,他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及其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中所蕴含的学习素养,忽视了因势利导,因而并没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失去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愿思考,也不会思考,只等着教师“喂”自己。这也是造成学生不会学习、难以发展学习能力的原因之一。

  魏书生老师曾劝诫教师,不要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要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20年前,我曾经听过魏老师一堂别开生面的课:他给初中生讲高中语文,课上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和顺势追问,就让初中学生掌握了高中的教学内容。魏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成功的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在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当下,教师更应做一个勤于动脑、懒得包办代替的智者。

  教师课堂上的“懒”“勤”应各有归处。要懒在代替学生思维、评价上。要勤在放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该出手时才出手;勤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把学生典型的思考、做法等当成教学资源;勤在让学生互相评价或者点评修正;勤在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学科学习规律;勤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味知识、方法、规律的运用,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教师课堂上的“懒”教,应基于课下的“勤”研。要勤于研究哪些内容什么时候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自主学习更适合,自己什么时候讲、讲什么、如何讲,自己讲前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勤于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对问题可能出现的不同理解,从而引导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勤在研究文本问题化、任务化和问题情境化、学习过程活动化,研究学生学习的途径、过程与方法。

  在我看来,课堂上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教师根据教学文本设计问题或学案,学生在问题或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解答问题或完成学案;学生自主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再将疑难问题交由小组交流讨论、答疑解难;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代表在班级中提出来,发起全班各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或展示互评学习成果,引导小组间讨论交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最好师生共同得出问题结论或揭示规律。教师应勤于探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重视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2日第10版


 

责任编辑:孙佩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