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城市文学:在城市重新发现“风景”

日期:2019-11-08 10:32:0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如火如荼,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文变染乎世情,中国的文学书写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书写式微,城市书写愈来愈成为主流。为了增进国内外城市文学的相关交流,促进城市文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拓展,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城市文学论坛不久前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围绕新时代城市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中的城市书写、空间美学与城市文化研究等话题,展开了多层次的探讨。

  从书写乡村到书写城市

  中国正在进入名副其实的城市社会,城市的急剧膨胀塑造着一代人的人生观。城市文明所彰显的人际关系、道德观念、消费理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迥异于乡土文明。城市文学的兴起,是对日益城市化的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呈现的新特征。对于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学来说,从书写乡村到书写城市的转变,是中国文学在表现空间上发生的堪称革命性的变化。

  近年来,从“70后”“80后”作家到逐渐壮大的“90后”作家,都在纷纷书写城市。在青年一代小说家中,写作题材已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更多青年作家在更具水准地表达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经历、成长与发现。即使他们书写乡村,也是在城乡互渗中书写。城市已经取代了乡村,构成了一代人写作的底色和基调。

  在论坛发言中,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指出,过去文学评奖,特别是小说评奖,获奖的作品多半都是写乡村故事的。但是今年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五部作品几乎没有一部作品在讲村子里的故事了。梁晓声的《人世间》虽然延伸了他的知青小说叙述,但是主要表现的是知青回到城市后的生活。李洱的《应物兄》写的是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陈彦的《主角》,主人公虽然来自农村,但他之所以成长为剧团的主角,则完全得益于城市,基本上是在写城市的生活。徐则臣的《北上》跟大运河有关,但是作者恰好忽略了运河与乡村与土地的关系,而是从全球化的视野去挖掘运河的主题。贺绍俊断言:城市文学取代乡土文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城市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认为,中外城市文学有共同的语法。西欧的现代都市书写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文学的起源和传统,这个传统是由两位重要的经典作家奠定的,一位是波德莱尔,一位是巴尔扎克。波德莱尔奠定的是现代主义式的城市书写,巴尔扎克则奠定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城市书写。这两个传统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得到了回应,即新感觉派和茅盾的《子夜》。 由此诞生了城市文学共同的语法,就是城市或者大都市景观被视作一个外在于主体的他者。二者之间基本的叙事语法是敌意。大都市对爱的玷污充满了敌意,充满了道德批判。借助这种时间经验的叙事,将城市书写变成了一则现代性的寓言。这个现代性的寓言在新时期文学中基本上有两种写作模式:一种是乡下人进城,成为成功者,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为代表;另一种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下人进城,却遭遇了失败,以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为代表。而在最近的一些更年轻的作家那里,城市的语法在向深处推进,由此诞生了另一类城市书写的语法,这个语法的核心是变形。在这一类书写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为主体,具体的、物质意义上的景观化城市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还未准备好如何表述城市

  对于乡村的书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如何表述城市,我们似乎没有准备好。在城市文学创作中,我们看到的只是雷同化和类型化的城市,以及千篇一律的城市人。城市并未转化为作家的血肉,作家与城市是疏离的。21世纪中国文学对城市的书写,带有模式化的弊端,很难看到有创意的个性化书写。这主要表现在伪小资化模式、欲望化模式、外来者与打工者模式、都市与乡村对照模式等。正是存在着对城市的这种模式化书写,我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尽管数量众多,但是佳作寥寥。

  为什么城市文学越来越兴盛,却难以出现有艺术魅力的作品?贺绍俊教授认为,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城市还没有完全成为文学的审美对象,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描写城市的文学语言。

  浙江师大教授徐勇发现,近年来城市文学的写作呈现出明显的“去文化化”现象。“去文化化”表明了一种反讽的、审慎的和“自我他者化”的倾向,一种跳开或突破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努力,它不仅在小说创作中彰显出来,而且也是理论探讨所亟须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城市文学中,作家与城市的疏离,作家对城市的陌生感,也是造成城市文学难以深化的重要原因。对于一个优秀的城市文学作家来说,关键在于在城市重新发现“风景”。这里所谓的“风景”是一种现代“风景”,不仅仅是大自然的,也不仅仅是传统的道德、文化、情感,更不仅仅是日本学者柄谷行人所谓的“风景之发现”,一言以蔽之,“风景”是一种家园感、一种归宿感。将城市作为“风景”,拥有一种家园感,进而发现城市生活的魅力,提炼出城市生活的现代诗意,这是城市文学的重要前提。正是有了这种家园感,我们对城市的书写才是自然的、真实的,才会有老舍的北京、池莉的武汉以及王安忆的上海。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宇澄的《繁花》值得珍视,《繁花》将整个上海作为表现对象,为城市作传,在描写上海城市景观的变迁、城市空间的拓展上,超出了其他海派小说,具有独特的样本意义。

  城市文学论坛致力于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在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对城市文学的研讨具有特别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作者:王德领



 

责任编辑:米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