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则坪:一个乡村的“变形记” - 资讯 - 新西部教育网

园则坪:一个乡村的“变形记”

日期:2018-11-28 08:26:46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榆林讯(记者 贺小巍)10月31日,子洲县裴家湾镇园则坪村党支部书记王道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建设中的重耳川主题公园接待的第一批游客。照片中十多位游客站在建设中的重耳川主题公园前,驻足观看,每人脖子上戴的一条大红围巾,让这次游览显得很有仪式感。

  11月1日,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记者走进园则坪村,感受这个陕北乡村的“变形记”。

  面花节:一张叫响的名片

  园则坪,本来是子洲县一个很普通的村子,靠天吃饭,种植为生。近年来,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和上下川道的大多数村子一样,面临着“空心化”的境况。真正让园则坪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全县甚至是全榆林市明星村的,是他们在2016年的一个创举。

  2016年4月4日,清明节,子洲县首届“子推文化节”面花大赛在子洲县裴家湾镇园则坪村举行,来自子洲、绥德的8个乡镇代表团参加了此次比赛。整个节庆活动围绕着“一比赛、两活动、六展示”展开,(一比赛即面花比赛;两个活动即公祭介子推活动,表彰“孝道楷模”活动;六展示即陕北秧歌、陕北说书、子洲唢呐、子洲剪纸、子洲石雕、摄影展览)整个节庆活动吸引了周边县区五千余人前来观看,现场热闹非凡。

  捏面花是子洲县淮宁河一带在清明节的民俗,淮宁河也叫走马水,淮宁河川道也叫重耳川。相传晋公子重耳奔狄曾在此避难,因有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所以面花又称子推馍,是为祭奠晋国大臣介子推而做的祭品。淮宁河川的居民每年清明节都要捏面花,代代相传。2013年9月,子洲面花成功申报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则坪村传承这一典故和民俗,举起了“子推文化节和面花大赛”的大旗。

  第一届面花节的成功举办,让园则坪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人吸引来了,就是把财吸引来了。此后,面花节活动,又连续举办了两届,一届比一届规模大。吸引的参赛队伍,也从周边县区乡镇,扩大到了整个陕北地区,到今年第三届举办的时候,内蒙、山西、山东、甘肃等周边省份也派出代表队来参赛,活动举办日有近两万人参加,村民们自己做的面花纪念品供不应求,用村民的话来说是:3天挣了半年的钱。

  园则坪村的面花节,如今不仅是本村的文化名片,也成了全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带活一盘棋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勾画了未来我国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乡村怎么振兴,还需要很多的探索和实践。

  以乡村为参照物,我们把来源于乡村外部、能够推动乡村振兴的因素和力量称之为外在推力;反之,把来源于乡村内部、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的因素或力量称为内在动力。乡村振兴,既需要外力推动,更需要内在动力。园则坪村依托传统文化,打造面花节,带活乡村发展一盘棋,就是一种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到园则坪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就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叫贺国银。村里人都知道,园则坪村能有今天的发展,能把这个节庆活动搞得这么有声有色,红红火火,与贺国银的一手参与、策划、指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贺国银就是园则坪村本村人,一直在外工作,几年前从榆林市交警支队政委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就回到园则坪村。他说,在外面半辈子,但对家乡一直有感情,能够给家乡做点事,和村里人一起找一条致富的路子,是他最大的心愿。

  贺国银不仅从事过多年的领导职务,还有摄影的爱好,曾参加过多次节庆活动和摄影大赛。“走过的地方多了,参加的活动多了,想法也就多了,家乡就在淮宁河川,有重耳奔狄的典故,又有清明捏面花的习俗,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推出一个文化节庆活动,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能提高村子的知名度,给村民带来利益,多好的事情。”这是贺国银策划推出面花节的初衷。

  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乡村内部的人才、土地、产业等。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发展比较好的乡村,更多的也是依靠内部资源和自身力量发展的结果。园则坪村村子不大,也没有什么天然优势,既不靠近大城市,也没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在此之前,大家除了外出打工,做点小买卖,主要依靠的就是种地,要靠村子自己的发展改变命运,以前想都不敢想。

  园则坪村在贺国银的创意提出后,村领导和几个在外面做生意、有影响的本村人沟通商量后,大家一致同意并表示愿意出钱出力支持,把第一届面花节做起来,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

  第一届举办之后,每年的面花节举办期间,在当地都流传有三个卖断了,本村的面花卖断了,子洲的果馅卖断了,绥德田庄镇的羊肉面卖断了。一个面花节不仅仅让一个乡村沸腾,而且还带动了十里八乡的大小买卖。

  “这就是面花节的效应。”贺国银说。

  规划未来:从挣3天的钱,到挣四季的钱

  面花节的成功,让许多村民尝到了甜头,但村支部书记王道并不满足于此,“我们正在考虑做长产业链,通过打造主题公园、有机农业等让村民不仅在节庆活动上挣到钱,更要在一年四季挣到钱。”王道说。

  自从举办了面花节,淮宁河川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发现园则坪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村道两旁花团锦簇,村子对面正在兴建重耳主题公园,有机农耕园也在规划之中。“面花节是个名片,也是个载体,我们通过这个节庆活动,让园则坪广为人知,然后再做更多的事情”贺国银说。在贺国银家的窑洞里,墙上贴满了对园则坪村的未来规划图,民宿夜景、五大展馆、有机农耕等等。

  每当想到园则坪村的未来,贺国银和王道他们都会满怀憧憬,但同时他们也很清醒。“绝不不切实际,绝不多花钱,绝不能让村民利益受到损害。”王道说,这是他们要把握的重要原则。对于远期规划,会不会有村民不理解,这一点贺国银也毫不避讳,肯定会有,但是只要大多数人能理解,能支持,我们就有信心和动力。

  就在采访的当天,裴家湾镇后小沟村的李小军来找贺国银,他想利用园则坪村的人气,把他的农业基地种上鲜花,明年春天就会有一条环山花谷连在他的村子和园则坪村之间。“人来了,尽量让他们多走走,多看看,有园则坪这个好邻居,我们就要想办法跟着受点益。”李小军笑着说。

  观察 从园则坪看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贺小巍

  一个面花节让原本沉寂在淮宁河边的小村子“活”了起来。

  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的繁荣振兴和发展走向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两支力量就在于外在推力和内生动力。外在推力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已经正在形成,通过园则坪的发展例子,我们更想探讨的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陕北,比园则坪自然条件好的村子不胜枚举,但挖掘自身优势,凝聚本村力量,勇于扛起文化旅游大旗来振兴乡村的却没有几个。我们说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主要包括乡村内部的人才、土地、产业等。对于一个外部条件不好,既不临近大城市,也不拥有煤矿油井,还没有能吸引人来旅游资源的村子来说,内生动力可以说是无从谈起。人才没有,土地不值钱,能说得上产业的就是春种秋收,打谷子卖钱。在这样的条件下,园则坪人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变现本地民俗,走出了一条独辟蹊径的发展之路。

  首先,内生动力要有一批好的带头人。园则坪的发展变化,与贺国银这个回乡干部的参与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人从城里领导干部的位置上退下来,站位高、视野宽、人脉广,投身于乡村发展建设,具有天然的优势。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要靠人来振兴,那么,首先要有人愿意回到乡村,愿意从事农业。这些人从乡村出去,如今又回到乡村,对乡村有着本能的感情,能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应该成为乡村振兴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其次,内生动力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重耳文化和介子推的故事在子洲县南川地区一直都在流传,而且辐射周边三个县和七八个乡镇,清明节捏面花的习俗也在淮宁河流域广泛存在,但是只有园则坪举起了这面大旗,叫响了面花品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要发展,就是要破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从自身要良方,从自身要动力,从自身要发展。

  最后,内生动力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车有车道,马有马路,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重要的在于怎么样将这些资源和优势变现。凡是发展的比较好的村子都是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和门路,比如袁家村、马嵬驿、诗经里等等。园则坪通过面花文化将介子推这个以“忠孝”著称的历史人物树立起来,凭借大家对传统忠孝文化的信仰和面花这种流传于民间的手工技艺的热爱,创新性地打造出了一个旅游文化品牌。找到了既符合当地习俗,又让人们易于接受的一种文化产业,人人都能参与,个个都能上手,使得产业发展可持续并且有生命力。

  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乡村振兴也是个大宝库,需要不断地去挖掘,不断地去深耕,在好的政策指引下,只有真正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我们的乡村才会红红火火,才会生机勃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刘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