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改革开放40年】烽火:一个小村庄的40年变迁 - 区县新闻 - 新西部教育网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烽火:一个小村庄的40年变迁

日期:2018-10-30 15:02:46        来源:咸阳日报    浏览量:

烽火文化产业园项目一角。本报记者 李桦 摄

烽火文化产业园项目一角。本报记者 李桦 摄

图为过去烽火村人用架子车拉麦子.(资料图片)

图为过去烽火村人用架子车拉麦子。(资料图片)

村民在泾河滩上劳动。(资料图片

村民在泾河滩上劳动。(资料图片)

  陕西省礼泉县的烽火村,南依白莽山,北临泾河水。烽火村原名“白灵宫”,传说早年在此地挖出了战国时期白起的墓。解放后村子改名“烽火村”。

  解放前,泾河冲刷平原,两岸土地沟壑不平,荒草丛生,乱石成堆,这里成为逃荒要饭人落脚的地盘。就是在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烽火村人老几辈挥洒汗水、燃烧激情,他们在高崖上打窑洞,在泾河岸边平整荒滩地,在黄土地上刨得粮食饱腹;他们凭借愚公移山的勇气,坚持“日战大寨田,夜战新农村,白天干一天,晚上加一班”的奋斗精神,发展农业、搞村办企业,在陕西省率先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40年,长河流淌,斗转星移。

  这座白莽山下的小村庄,在时代的变迁中,一路大胆先行先试,经历了初级公社、高级合作社、农业学大寨、改革开放,人均收入从过去的几十元,到如今2万余元,群众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书写了陕西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曾是闻名全国的红旗村

  金秋十月,从咸阳北行20多公里,就到了烽火村。只见通村水泥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果园,红彤彤的苹果坠满枝头,果香沁人心脾。

  走进村子,颇具延安窑洞风格的民居,整齐划一,在树荫遮掩下,显得恬淡而静谧。家家户户门前,盛开着月季或秋菊。

  “这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过去,多少人羡慕这下窑上房,邻村的姑娘都争先恐后往我村嫁呢!”说起烽火村的过去,村民王志发一脸自豪。

  过去,烽火村耕地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沙石遍地,大部分村民住在破旧低矮的土坯房、窑洞,有的在泾河边搭的草棚,日子过得恓惶,常常食不果腹。

  上个世纪50年代初,王保京担任烽火村农业社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村民拿着铁锨,挑着担子,在一片乱石滩中、河床淤地上开垦土地。

  在烽火村,记者见到这位村里的带头人王保京,今年88岁的他,精神矍铄、和蔼可亲。

  王保京回忆起过去开垦土地的场景不免唏嘘:“那个年代,泾河岸边,红旗招展、人欢马叫,根本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大家全凭一双手和浑身力气,青年人用担子挑土,用架子车拉石头。孩子和老人在泾河边上捡石头,干多干少,过秤记工分。”

  他说:“过去能吃饱,家里有余粮,人心里才不慌,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开垦土地为日后共同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烽火村人在泾河滩边开垦了耕地1200亩,以种植玉米、麦子等粮食为主,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

  改革开放之风为百废待兴的小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敢为天下先的烽火村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社办企业。

  60年代,烽火村率先成立了农业机械加工厂。

  1982年,烽火村建设水泥厂,从年产1万吨逐步扩大到20万吨。

  1995年,烽火村建设纸箱厂。

  在此期间,烽火村还努力发展科学种植,兴办社办企业养猪场、劳保厂等为龙头的十几家集体企业,家家户户除在企业务工外,几乎都有卡车、大货车搞起水泥运输。

  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从1971年至1978年,烽火村集体分批为全村村民统一建设两层窑洞式楼房,每户三间,180多户村民不掏一分钱就能入住。

  “你看,这房子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当时自己烧制的,石头是在泾河边用肩挑过来的,它浸润着我们的心血。村里修建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日子越过越好了,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民王志发说。

  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不仅承担了全村所有村民的农业税、特产税,还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300元营养补助,并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劳动力不足、经济情况稍滞后的村民共同富裕。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2000年左右,富裕起来的烽火村看到外面的广阔天地,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和车,一部分思想活跃、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开办公司,相继办起了幼儿园、搞起房地产、饭店、宾馆等实体经济,逐渐发展成为拥有百万、千万资产的致富带头人。

  烽火精神一代一代传承

  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的领地不能空缺,无论什么时候,烽火村人一代一代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精神不能丢。

  烽火村委会主任王志武说,全村435户、1645人,平时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外工作,常驻村里的只有三四百人。2000年以后,应国家环保要求,逐渐淘汰了“四小企业”,村民的经济收入渐渐转向依靠汽车运输和农作物种植,村子的发展一度平稳。

  尽管很多村民外迁,但这民居,这院子,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石头和土疙瘩,都是生活的一个有机整体。失掉这些东西,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根。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家庭院落就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世界。何况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他们是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心血和汗水,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幸福。

  这难能可贵的幸福不能丢。

  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创新和传承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烽火村经过岁月积淀,日日夜夜的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将党多年来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2014年,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烽火村组织全体村民参与义务劳动,历时一年多时间,建成了“烽火传统教育基地”,以这种特有的方式,记录下烽火人勤劳淳朴、敢闯敢干的精神以及烽火村过去的辉煌和发展,表达烽火人发自内心对党、对领袖、对国家的情怀。

  建馆之初,已经84岁高龄的王保京老人不分昼夜,亲自动手筛选照片、搜集资料、撰写文字。村民们添砖加瓦,出力献策。

  2015年7月1日,凝聚着全体烽火村民汗水和心血的“烽火传统教育基地”终于建成,开馆迎客。这座集党史、国史、村史、农业史、农民史等内容为一体的传统教育基地,共分为6个展览馆,用12万文字、200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生动地记录了烽火村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及峥嵘岁月。

  王志武说,这六个展馆就是一部烽火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烽火村民的发家史。在缅怀那段艰苦岁月的同时,也时刻警示着烽火村的后代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忘先辈们辛勤的努力,不忘烽火人那一股凝聚的精气神儿。

  目前,“烽火传统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已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者达30多万人次。

  转型发展助力三大产业

  10月20日,站在烽火村土塬上,向东望去,高崖上的窑洞、塬上的烽火文化产业园主体项目已基本完工,烽火村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快旅游设施建设。

  新任烽火村党支部书记王忠雄介绍,这几年,烽火村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改造高低压线路,扩老路、修新路,通往村子的景观旅游专线,打开了烽火村的北大门。

  同时,烽火村还鼓励在外发展先富起来的能人返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带回了新的理念和思路。

  发展中的烽火村急需在转型中寻找突围。现如今,村子通过招商引资,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打造泾河小镇、烽火文化产业园、烽火塬文化旅游项目三大产业。

  王忠雄介绍说,烽火村共有土地3200亩,通过产业流转的土地有1200多亩,参与土地入股的村民有236户。

  ——流转土地500亩入股,投资近亿元建设的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历史古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示范基地的省级泾河小镇现代农业园区主体已基本完工。

  ——利用原水泥厂旧址和荒山荒坡地450亩入股,投资1.5亿元建设的烽火文化产业园项目,是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美食文化、影视文化和家文化交流基地。

  ——利用原五七大学旧址及塬顶地300亩入股,投资1.07亿元建设的红色经典、激情岁月、智慧三农教育实践基地的烽火塬文化旅游项目也在抓紧建设中。

  “依托烽火村现在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我看到了商机,在村子租了几间民房,办起了农家乐,希望以后的日子更加红火。”村民张全胜高兴地说。

  2017年,烽火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陕西省首批传统保护村落,陕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

  从过去的土窑洞、土坯房到两层“小洋楼”;从村集体经济到按劳分配;从社办企业到现代农业、旅游业、招商引资同步发展,40年改革大潮,一浪一浪助推着烽火村不断“蜕变”,一个产业烽火、文化烽火、景观烽火、生态烽火、富裕烽火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记者 毋佳欣 李桦)




责任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