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风采 >

西安外国语大学志愿者赴城固张骞纪念馆调研

日期:2018-08-03 10:54:11        来源:新西部教育网    浏览量:

  新西部教育网讯(通讯员 孙越 赵文 凌晨 张涵)张骞纪念馆依托张骞墓园而建,位于城固县博望镇绕家营村,于 2014年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说起“开拓精神”四个字,人们自然而然想到张骞,张骞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不畏艰难,开疆拓土,打通“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足迹。为学习张骞精神、了解张骞事迹,探寻城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现状。7月23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朝阳”暑期社会实践团“非遗+旅游”项目调研分队走进张骞纪念馆,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展开调研活动。

  调研分队成员们一大早就从五堵镇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于上午八时抵达此次调研活动的目的地——张骞纪念馆。

  张骞第67代后裔、城固县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利军先生热情接待了队员,他对队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同学们能借此次调研之行真正体会张骞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在张利军先生的带领下,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城固县张骞纪念馆馆长崔纪军先生。

\

  崔馆长表示,近年来景区发展逐步向好:从外在形式来说,首先是馆区面积变大了,由原先的二十四亩发展成如今的一百二十亩;其次,景区服务项目增多了,除刚建成时的一个墓冢外,还新增了四个展示厅,用生动的文字与图片让游客了解张骞传奇的一生。未来,还会建成一个博物馆,对城固的历史文化进行展览和展示,成为各方游客了解城固文化与历史的窗口。内在方面,通过06年到14年八年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观。在申报过程当中和许多国家文物中心的专家共事,也使纪念馆整体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张利军先生向队员们说道:“我们通过接触更多的专家,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也通过他们之口,把城固、张骞宣传出去。这不仅符合当前“一带一路”的倡导,也是我们地方政府对于发展文化旅游最期盼的。

\

  结束完采访后,队员们随景区讲解员杜丹妮女士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讲解员引用《张骞传》里的句子开始了本次张骞墓遗产区的讲解。她向队员们生动地描述了张骞的传奇一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物质文化交流,中原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传入西域。西域的土产如葡萄、石榴,各种毛织品、良马、骆驼等陆续传入中原。

  讲解员在此处特意停顿了一下,她说:“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会开心的说:‘原来张骞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呀!’”

  之后讲解员带我们来到张骞墓。此处古柏参天、竹影婆娑,蝉鸣声把盛夏的气氛渲染得愈发浓郁,衬得张骞墓愈发寂静清幽。讲解员向队员们娓娓道来,1938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在这里进行了初步发掘,出土"博望□造铭"封泥一枚,加之墓前碑石、汉代石雕等文物,它们在汉博望侯张骞之墓的确认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张骞墓前树有三通碑,石碑正中一碑,上刻隶书“汉博望侯张公骞墓”。左侧有碑,上刻“汉博望侯墓碑记”。右侧一碑,上刻“张氏后裔”诸名,这是目前为止保留最完整的家谱碑,截止18年,张骞后裔已传承至第73代。张骞墓东西两侧有两尊汉代石刻,当地人称其为石虎,整体呈"S"形,细腰、昂首、卧姿。在雕刻细节上,能从中体会到石虎紧收的腰腹部位,肋骨隐约可见,可以感受到石虎雄健外张的力量感。

\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第一次把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欧洲国家连接在一起。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农业等相互交融,达到以一种空前繁荣和谐的局面,而这样的局势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相互尊重,协作共赢,中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并非是要一人做大,而是主动伸出友谊之手,以丝绸之路为契机,让沿线国家能够搭乘中国发展之车,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了解张骞以及张骞精神,对于当下我国的发展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不畏艰难险阻,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张骞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以及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给予更多的关注,则是我们这次调研的最重要的目的。

实习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