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风采 >

临青学校“孩子剧团”:抗日宣传战中的一朵奇花

日期:2018-06-20 14:22:22        来源:新民网    浏览量: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打在杨浦区临青路116弄10号的红漆大门上。这是一处典型的老式里弄住宅,门内停着助动车,门外悬着晾衣杆,充满生活气息。85年前,一所学校在这里悄然建立,名字就叫“临青”。学校是沪东中共地下党组织所建,表面教普通中小学课本,实际上每节课都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传播马列主义,引导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但很少有人知道,1937年,这个门洞里走出的一群孩子,也有过类似壮举--为躲避日军搜捕,以歌咏队学生为主组成的“孩子剧团”从这里出发,辗转8省市,行程2万多里,一路演出40多个抗战剧目,数十首抗战歌曲。茅盾称之为“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
 
  图说:1933年秋,临青学校在沪东临青坊22号(现临青路116弄10号)成立。张龙 摄

  抗战烽火中应运而生

  临青学校成立于1933年秋天。白天安排小学生上课,早晚两段时间分别给上夜校的工人上课。学校先后有严镜余、邓劼刚、任崇高、钟韵明四任校长,29名教师。

  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闸北、沪东一带炮火连天,许多学校被炸毁,大批学生逃入租界,住在难民收容所里。一些原上海临青学校歌咏队的中小学生,主动团结收容所里的难童,唱救亡歌曲,自习文化,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国难教育社党组织得知此事,派出年仅19岁的共产党员吴新稼,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更好地培养。1937年9月3日,“孩子剧团”在恩派亚大戏院(即后来的嵩山电影院)成立,隶属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

  艰苦环境中演出救亡

  当时环境非常艰苦,连道具都是四处借来的,借不到就“土法上马”:没有羊毛做假胡子,就用毛笔蘸墨汁画上两道黑线;没有油彩,就用红纸打湿了往脸上抹。极简陋的条件下,孩子们还是把戏排了出来。

  有了戏,工厂、学校、里弄、菜市场和路旁空地都成了“孩子剧团”的舞台,他们成功地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仁丹胡子》和《捉汉奸》等多部街头剧。在八仙桥附近演出《捉汉奸》,当小演员高喊“他是汉奸”时,观众们都愤怒地围上来打“汉奸”,一个小演员连忙跳上长凳喊:“同胞们,别打了,我们这是在演戏。”“汉奸”虽然鼻青脸肿,却笑着说:“大家痛恨汉奸,真好!真好!”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大肆搜捕抗日志士。为了安全起见,党组织决定将“孩子剧团”转移到汉口。当时剧团20多人,大多只有十来岁,最小的仅8岁。时值严冬,寒风刺骨,冰天雪地,加上敌机不断袭扰,散兵盗贼出没,路途中充满危险。而孩子们却坦然地抬着道具,风餐露宿,徒步跋涉。在此后的五年里,他们先后走过上海、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8个省区市,行程2万多里。一路上,他们坚持演出,积极宣传抗日,受到了革命部队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有个东北军的长官看了演出,感叹道:“你们两三天的工作,比我们几个月的成绩还好!”

  周总理赞扬“三种精神”

  1938年1月,“孩子剧团”抵达汉口时,八路军办事处专门举行了欢迎会,和参加过长征的小战士一同联欢。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郭沫若等也和孩子们坐在一起。

  当时,饱经忧患的孩子们唱起“孩子剧团”团歌:“我们生长在苦难里,我们生长在炮火下……孩子们站起来,站起来,在抗战的大时代,创造出我们的新世界!”歌声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周恩来高度赞扬“孩子剧团”不怕困难、顽强奋斗的精神。他对孩子们说:“我送你们‘救国、革命、创造’三种精神。你们要一手打倒帝国主义,一手创造新中国。”

  后来,“孩子剧团”编入当时国共合作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扩展到40余人,在郭沫若的直接领导下到各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1942年9月,国民党当局以改组为名,撤换“孩子剧团”负责人,使宣传工作处于停顿状态,孩子们纷纷离团……抗战岁月中的一段少年传奇,就此画上了句号。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潘高峰

  专家点评>>

  救国 革命 创造

  1937年,在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的一年,从炮火连天的上海石库门中,又诞生了一支由一个19岁中国共产党员组织领导的,临青学校学生们组成的“孩子剧团”,这群十来岁的孩子,带着他们自编的40多个抗日剧目,辗转8个省市,行程2万多里,宣传抗日,创造了他们的辉煌。

  如果说红军长征宣告着抗战必胜的信心,那么这群“生长在炮火下”的孩子,则以他们的“小长征”向我们展现了“在抗战的大时代,创造出我们的新世界”这样一种“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青春力量。

  “救国,革命,创造”是周恩来对这支抗战奇花的赞美,也是今天的上海,红色基因传承的基础所在。

  谭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校刊编辑部主任)


实习编辑:祁涛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