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校园贷”让大学生形成不良消费观

日期:2018-04-24 15:50:39        来源:西安晚报    浏览量:

  缺乏“财商”教育

  “校园贷”让大学生形成不良消费观

  《陕西蓝皮书·社会发展报告(2018)》对陕西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与认知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校园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多数据可谓触目惊心。

  13%的学生每月

  生活费超2000元

  调查显示,我省只有近三成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内,近六成的学生每月所需生活费为1000—2000元,有13%的学生每月所需生活费超过2000元,其中有少数学生月均花费超过3000元。

  受访90%的学生生活费都是父母供给,只有1.2%的学生表示通过“校园贷”解决生活费,其余是通过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方式解决。

  女生是使用“校园贷”的

  重点群体

  调查显示,6.1%的学生表示因急需资金而使用过或正在使用“校园贷”,但课题组认为这一调查结果并不能排除有部分学生隐瞒了自己正在使用“校园贷”的实际情况。

  有四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身边有同学在使用“校园贷”。所以,课题组推测就实际使用“校园贷”的比例而言,6.1%只是下限,这说明“校园贷”的使用者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类。

  虽然问卷调查中男生267人,女生296人,比例相当,但在使用过或正在使用“校园贷”人群中,只有0.9%的男生,其他的使用人群都是女生。女生群体不仅使用“校园贷”的人数要比男生多,而且女生认为“校园贷”更可靠的比例也较高。

  “校园贷”大多用于

  高消费

  针对学生选择“校园贷”是否因为其急需资金时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的问题,调查发现,在急需资金时仅有3.6%的学生表示会使用“校园贷”解决资金难题。

  课题组在正在使用“校园贷”的学生的生活费用途中发现,88%的学生表示将贷款用于娱乐消费。其中,47%的学生表示用于购买电子产品,33%的学生用于购买服饰、化妆品,29%的学生用于吃饭及额外购买零食,29%的学生用于旅游,仅35%的学生表示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和购买学习用品。

  课题组认为,这表明大部分使用“校园贷”的学生都是为了高消费,真正需要用“校园贷”来维持生活的学生比较少。所以,“校园贷”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超前和无节制消费,助长了校园攀比奢靡之风。

  多数学生对“校园贷”危害

  有所了解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听说过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巨额贷款而自杀的事件,其中有50%的学生了解并关注过此类新闻。很多人都能够认识到会因此而陷入数额不停增长的债务旋涡,不利于引导形成正常的消费观,也可能遭到资金供应方采用不法手段追偿债务,并留下不良的诚信记录,形成攀比气氛。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校园贷”危害有所了解,但更多的人对其潜在的风险缺乏充分的认识。调查发现,仅有10%的学生表示十分了解“校园贷”,38.8%的学生表示基本了解“校园贷”,51.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校园贷”。

  调查还发现,77%的学生不了解关于资金借贷涉及的法律知识,46.0%的学生认为“校园贷”是不用一次性还清、边消费边解决资金问题,15.6%的学生认为借助金融平台可以养成现代消费的习惯。

  高校缺乏必要的

  “财商”教育

  “校园贷”之所以能够在校园里肆虐,课题组认为集中反映了高校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存在不足,部分学校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基本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细致,缺乏对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的监管。

  高校在应对“校园贷”时,往往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忽视预防工作,必要的防范、宣传明显不足。校园监管的缺失使得一些“校园贷”平台能有机会在校园里大量发展线下代理,诱导同学落入陷阱。

  课题组认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财商”教育。除了金融专业与法律专业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金融基本知识的掌握或了解,容易受到“校园贷”的夸大甚至是虚假宣传的诱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校园资助体系尚不完善。

  本组稿件由首席记者张佳采写
 

实习编辑:刘桐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