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榆林讯 (记者 鱼玉军) 发展虽然艰难,消息却令人振奋。3月21日,在榆林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榆林市政府市长尉俊东介绍:2015年榆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2078元、10636元,分别增长8.1%和9.3%;人均GDP更是突破1万美元,位居陕西第一;榆林的“三农”工作及其它各项事业皆取得了巨大成就。
尉俊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是榆林发展极为艰难的一年。面对能化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民间借贷危机发酵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系列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趋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1.3亿元,增长4.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95.6亿元,增长13.8%;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96.4亿元,增长5.8%。
榆林市市长尉俊东做报告
去年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榆林山地苹果”和“榆林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组建了红枣、马铃薯两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定边县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六大县之一,米脂县建成榆林市首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园,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基因编辑绒山羊种群,加工羊绒产品的陕西通海绒业有限公司与另一家能源企业率先在新三版挂牌上市。
2015年榆林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2家、农民合作社1899家、新型职业农民1538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900个,新建通村公路2700公里,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9.9万亩,新建和加固淤地坝876座。粮食总产量达142.9万吨,完成农业总产值250.1亿元,增长4.9%。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485元/月和2500元/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8亿元,16.03万人实现精准脱贫。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