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特色产业 洛川啃下贫困“硬骨头”

日期:2016-09-12 15:15:57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洛川县针对集中在洛河峡谷地带的八千多贫困人口,依托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把苹果作为长远收入,把特色农产品做为短期收入,长短结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这两天,洛川县旧县镇姚苌村村民王小林正忙着采摘秋葵,新鲜的秋葵当天就能被就近的农业生态园收购。眼下秋葵采摘了一个多月,他已卖了三千多块钱。

  洛川县旧县镇姚苌村村民王小林:“这投资小,产量高,还省事,好管理。今年估计这4亩地卖一两万块钱是能卖下。”

  王小林告诉记者,家里这4亩果园还要3年才能挂果,去年种的玉米,每亩地就挣个三百多块钱。今年试种秋葵,没想到从种植到收获也就70多天,估计总收入能到1万5千块钱左右。

  洛川县相思湖生态园区负责人王彦峰:“我们(种植)以前就跟他签了定单合同,保证每斤不低于3块钱的收购价,种多少收购多少。我们明年还打算再种3千到5千亩,主要是围绕在景区周边的这些,就是(带动)以洛河峡谷为中心的这些贫困农户。”

  洛川县共有22万人口,其中围绕苹果产业的农业人口就有16万多,洛河峡谷流域产业后劲不足,这里的1万多人就成了脱贫攻坚的重点。和王小林一样,从洛河峡谷贫困地区搬迁上来的老百姓有8000多人,种植苹果要五年后才有收成,眼下怎么脱贫?随着陕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当地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给农业园区,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在果园里成功套种了秋葵等特色农产品。把苹果作为长远收入,通过秋葵、藜麦、黑豆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短期收入,长短结合,打造洛河峡谷经济带。

  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我们经济带的思考主要是按照果畜结合,就是背靠我们50万亩的(苹果)大产业实施循环农业。不仅流转土地,腾出了我们群众的,有更多的精力去为大产业当职业农民,更重要的是流转了土地,提高了土地的效益。” (记者 樊鹏 张武辉)

  责任编辑:曹静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