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苹果产业大县,洛川县全县苹果面积50.8万亩,农民人均果园3.1亩,居全国之首。2015年苹果总产量85万吨,产值40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保持在万元以上。目前,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4个,在册贫困户3005户8645人。2016年按照“三年脱贫、五年小康”的总体思路,相关部门创新工作举措,统筹安排,通过不同方式产业扶贫。截至7月底,全县贫困户新建苹果园403户1615亩,果园提升1258户1678亩,发展养羊300户3852只,发展养猪50户650头,发展其他产业163户。有45家企业(合作社)吸纳带动贫困户630户。从事电商经营的贫困家庭150户,残疾贫困户148户。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初现成效。
“十三五”期间,洛川县规划实施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92户5578人,通过逐户签订搬迁协议,逐户落实搬迁安置地和后续发展产业。6月初,农发行支持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贷款2.5亿元已通过审批,首批6000万元已投放到位,并与洛川县财政配套补助的3000万元用于县城洛河小区安置房回购,对搬迁户在长期发展产业和短期增收方面提供便捷的免费培训与信息服务平台,为其短期增收和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洛川县出台了《洛川县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政策十项措施》,筹集产业发展资金1800万元,其中县财政列支500万元,对果园管理水平不高、效益差的贫困户,通过技术培训、果园改土施肥等措施提质增效。为不适宜苹果栽植区域培育新产业,以奖代补支持贫困户发展羊子养殖、种苗、大棚、杂粮、种草等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带动模式,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主动参与精准扶贫,通过建有机肥厂、土地流转、资产收益分配、吸纳务工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为贫困户提供销售信息服务,解决苹果产业终端销售问题,达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采取“互联网+洛川苹果”模式,对有能力从事电商经营的贫困家庭免费进行培训、免费提供设备,支持开设苹果网(微)店,发展电子商务增收。目前,从事电商经营的贫困家庭150户,残疾贫困户148户。
为了加快移民搬迁进度,洛川县在省上易地移民搬迁每户补助建房资金12万元的基础上,由县委、县政府统筹资金,另行给在洛河小区安置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增加3万元建房补助资金,进一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为此,洛川县还先后探索出“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园区+企业+农户”等模式,以多种形式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开发中,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提高了产业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实现了“单家独户”“小群体”“弱群体”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今年,洛川县财政将持续投入300万元金融扶贫储备金,届时撬动3000万元信贷资金,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壮大互助资金规模,拓宽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融资渠道。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