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长面对面 >

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剑走偏锋

日期:2016-01-28 08:3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现在走到哪里,从高中到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在讲办学特色。这是好事,但对学校特色的理解和实践,总体上还比较含糊,有些表面化、修辞化,甚至与应试教育构成了一表一里的策略共谋,完全偏离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本真。

  当前不少学校办学特色还执念于一个项目、一科课程的状况,而忽略了特色追求必须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系统性。学校特色的建设不能拘于一隅,更不能靠剑走偏锋,要将特色寓于制度变革和文化建设中,寓于课程体系构建和学生全面发展中,亦即寓于学校整个系统中。不少区域致力于“一校一品”工程,将之作为行动策略和阶段性任务未尝不可,但“一品”一开始就应该是“全品”中的“一品”,否则就会使“特色”偏窄化,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性需求。偏窄化的“一校一品”,要么为少数学生服务,带来学校内部学生发展机会和权利的不平等;要么要求大多数甚或全体学生参加,附加“一品”压迫功能,从而与特色办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就如给人做衣服,学校特色追求也需“量体裁衣”,必须与学校具体情境相契相符。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承传,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置身的社区资源及文化,师资和生源状况以及区域社会事业发展对教育资源规划布局的要求等,都是学校特色建设需要周虑详察的。说“合适”,不仅指特色要适合情境,更是指特色蕴含于情境中,即学校特色是从学校历史与现实情境中生长出来的,从而与之构成相依相宜的关系。比如,苏州十中声名远播的人文教育特色,就是奠基于学校百年深厚的人文传统,依托于校园内百余年历史的苏式园林。在特色办学的实践中,也有不少校长主要是从自己的雄心壮志出发,新开美景,彩绘宏图,擘画特色办学的蓝图。尽管大多方案都被进行了“适宜性”的“论证”和“说明”,终究因为不是真正生长于学校具体情境而难以实现。对特色办学来说,“合适性”也就是它的“合法性”——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就是校本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也是学校作为人格主体返本归元的过程。现在讲“管办分离”,讲“办学自主权”,学校特色的分量和成色,可以视为检验管办是否真正分离、办学自主权是否有效实施的试金石。

  给人买衣服,肯定要想到是不是“合适”这个人,但是否真的合适,最终要看穿衣人的意愿。“穿在身上这么适合,你怎么还不满意?”这样的“被合适”极有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学校特色的“适宜性”深刻地体现为学校价值共同体的建设。价值共同体由主体间充满意愿性的丰富复杂的交往关系构成。不同主体处在“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的对话以及“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反思中。对话和反思,有时展开于专题教育任务中,更多时候弥散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是隐性的、非正式的,不断催生学校新的组织形态和文化。正是发乎共同体的意愿性,学校特色才是有体感有体温的,才是真诚而真实的,从而也才是深厚和持续的。几年前笔者曾参与主持过一个项目,该项目对300多所学校的调研显示,对特色办学程度的评估,校领导显著高于教师,这说明共同体尚未形成,意愿性尚未体现,特色建设的机制主要还是自上而下的动员和要求。而对于北京十一学校的高中特色建设,校长李希贵曾表示,对于学校如此深刻的变革,作为校长只负责为教师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供条件,整个工作中,更主要的是教师推着校长走。“教师推着校长走”所呈现的,正是共同体内部的意愿性交往。当然,“穿在身上这么适合,你怎么还不满意”这样的争执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争执不应该是单向命令式的指使和指责,它必须是平等的、对话的,应该归属于共同体内部的交往行为——对话交往中应该允许博弈与冲突。在共同体文化中,博弈与冲突乃是意愿性的另一种形态,同样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可贵资源。

  (作者 杨九诠 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



 

责任编辑:孙 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