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红色教育成为干部培训新常态

日期:2016-10-18 08:42:45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浏览量:

    “上午我们拿着市委组织部和党史研究室联合编纂的干部教育读本开展授课式学习,下午我们到渭华起义纪念馆开展体验式教学,期间还和群众座谈,与先烈后人回忆座谈先烈们的光辉事迹,用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学习内容拉近了我们和历史的距离,这种切身体验让我们对干部教育入脑入心”。9月29日,参加渭南市委党校秋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的学员樊棣,上课第一天后就感受到了和往常不一样的地方。

  今年以来,渭南市在干部教育中结合红色资源,精心烹饪“地方特色教材、红色专题、红色基地”三道特色菜,抓住“关键少数”,将红色教育列为干部培训教育必修课,让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教育成为党员干部培训新常态。

  编写教材: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心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渭华起义就发生在渭南这片土地上。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下,渭南市挖掘整理了这段红色历史,编撰了《火炬照亮北方——渭华起义的信仰精神与历史地位》干部教育读本。为编好这部教材,从3月起,渭南市成立了编写组,分别赴华州区、渭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就渭华起义相关历史走访了相关专家,初步形成写作思路。随后编写组成员还分别赴临渭区、华州区、蓝田县、洛南等地,实地走访了渭华起义相关历史遗迹,并向原渭华起义纪念馆馆长征集相关史料,做好准备工作后,4月11日渭南市委组织部主持召开了教材提纲商讨会,初步定下教材提纲,4月19日编写组将提纲送华县组织部退休干部稍拉雄进一步修订完善,最终确定提纲,由编写组成员按照任务分工进行编写。5月10日,根据任务要求,编写组成员加班加点集中办公,于6月3日完成初稿,6月6日送评审专家征求意见,14日召开评审研讨会,根据评审会意见对书稿进行了修改,7月18日完成编写任务。该书分《史实篇》、《英烈篇》、《精神篇》三部分,系统地阐述了渭华起义史实和精神内涵。

  “我从小听着渭华起义的故事长大,这本教材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渭华起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把渭华起义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华州区委组织部刘莉萍说。目前,这本教材正陆续免费发给1.9万余名党员干部,并被列为渭南市今后所有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教材之一。

  研发课程:“红色专题”提升学习效果

  在过去的党员干部教育中,基本是书本到书本、会议到会议,形式多于内容。为此,渭南市依托红色资源,研发红色专题,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在对红色资源近距离学习思考中接受教育,增强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从去年开始,渭南市结合“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要求,相继研发了“习老精神——从群众中走出的群众领袖”和“弘扬渭华起义精神,做新时期合格党员——火炬照亮西北”干部教育培训专题教育讲座,讲座以授课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模式开展。在课程设置上,学员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外还需要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和群众座谈交流、同步聆听课外专题讲述等,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并在相互探讨交流中提高学习效果。2016年7月,渭南市“弘扬渭华起义精神做新时期合格党员——火炬照亮西北”专题讲座,经省委组织部推荐,参加中组部举办的评选工作并获得好评。同时这些专题不仅被列入渭南市主体班次授课内容,渭华起义相关专题还申请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专题研修之列。

  建设基地:党性教育的“红色载体”

  渭南是渭华起义发生地,也是习仲勋同志故里,红色资源丰富,其中“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渭华起义纪念馆”是陕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渭南市在干部培训管理中将“实地参观红色基地”作为主题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开展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在红色基地建设中,渭南市广泛组织党员干部瞻仰革命遗址,参观革命纪念馆、学习先烈事迹,并就近在红色基地建立党性教育基地,依托红色资源进行教学。不仅如此,渭南市将红色基地建设作为干部培训管理模式的重要一环,通过红色基地建设让干部培训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贴近渭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目的。截至目前,渭南市“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渭华起义纪念馆”累计参观学习人数达到223万人次,红色基地成为渭南市党员干部学习历史知识、继承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吴媚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