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大讲堂 >

以文化自信引领教育改革开放

日期:2016-09-21 11:32:32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浏览量:

    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非西方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教育文化变革中取得的成功,促使国际发展理念呈现多极化、自主性和本土化特点。近些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公平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保障了亿万人民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这些中国特色的成就和做法成为中国自信的支撑,也成为我们参与和建设国际教育秩序的基础。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软实力在全球教育治理新格局形成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增强文化自信,应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智慧,“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育事业是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中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先做君子,再做才子”;讲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谓“知行合一”;讲教育应“有教无类”、“善教者无弃人”;讲知识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增强文化自信,应本着开放创新的态度,继承与弘扬并举,借与鉴并举,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明辨没有证据的所谓“德国学前教育经验”、“灯火通明的美国哈佛大学”等新闻报道,正确看待“芬兰基础教育经验”、“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等结果,挖掘教育背后的文化经验。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一文中说到的:“在学习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和办学治校中,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坚持中国特色,本着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态度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坚定不移地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心和定力。”

  增强文化自信,应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中国的崛起造成了一部分人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和信心满满,另一方面则是对我国转型变革中出现的教育不均衡、师德等问题的担忧;一方面的大国情结,另一方面的弱者心态,为增强文化自信,建构中国现代话语体系的过程增加了难度。因此,中国需要以传统文化涵养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真正学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将一个客观多元的中国呈现给世界,重新建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责任编辑:吴媚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