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艺考拉开大幕的时候,相关数据显示,每年陕西省有20000多名艺术类应届考生,他们不仅要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高考,而且还要面对各个高校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专业课选拔,今天我们就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群体——艺考大军。
又到每年艺考时——曾经的“捷径”如今终点在哪里?
杨凌姑娘刘晓今年上高三,因为热爱播音主持从高二暑假开始来到西安一家艺考培训学校系统学习专业课。这周末就要迎来联考了,为了提高成绩,刘晓每天花在复习上的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
应届艺考生刘晓:“还是有点着急,除去在学校待的时间,晚上回去大概(要花)四五个小时背诵写题什么的。”
记者:“几点睡觉啊?”
应届艺考生刘晓:“12点,1点吧。”
刘晓说,出于对播音主持的喜爱当初她才选择走这条路,可是如今她越来越多感受到的却是走这条路的“艰辛”。
应届艺考生刘晓:“它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那么轻松,在巩固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兼顾这个,以前都没有见到的理论,专有名词,还是感觉挺难的。”
有出于热爱报考艺术类专业的,也有人把这条路视为一条“捷径”。毕竟高考分数线比文史类、理工类都低一些,所以为了能考上大学拿到一纸文凭,不少学生宁愿从零起点开始突击补习专业课。
应届艺考生艾泽宇:“自己的文化课成绩没有那么理想,可能就是个三本吧,就大概只能考三四百分那种成绩,可能找一条捷径吧,帮自己能更好地去上自己想上的大学。”
不过,最近几年各大院校的艺术系都纷纷提高了“门槛”,对艺术类考生会提前进行一次综合专业考试,只有拿到合格证的才有机会被艺术类院校录取。所以能否在这条路上走到终点,艾泽宇心里不禁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应届艺考生艾泽宇:“心里可能还是没有底,平时在文化课考试上发挥得不太理想,在专业课上心里有一种自卑感,就是感觉可能还是比不过那些跟我一起学专业课的同学。”
据介绍,根据专业的不同,艺考培训机构的收费也有差异。平均下来,播音主持类的培训花费需要1万多元,而美术类的更是翻了一倍,平均价格都在2万出头,不过尽管如此,每年仍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不论出于什么初衷选择学习艺术类专业,都需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西安某影视传媒教育负责人宗继胜:“有些学习艺术类,他可能前一个月或者前两个月还有某种的新鲜感,或者我们从头开始学还抱有很大的决心,但是在后期你不认真学,你没有通过艺考的过关率,那么到最后可能会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对口岗位难寻 专家:理性选择专业明确自身定位
比其他考生花费的成本更高,付出的精力也不少,还要承受着巨大压力,看似光鲜的“艺术生”其实需要投入得很多。说一千道一万,选择“艺考”最终还是得面临就业,那么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就业的情况如何呢?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每年陕西省艺术类录取院校大概有300多所,计划招生人数在13000人左右,而光陕西省每年的应届艺术考生大概就有20000多人。其中,美术类应届艺考生被录取的比例大约为70%,而播音主持类的艺考生被录取的比例更低,大约为33%。即使过关斩将被艺术类院校录取,毕业后想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也不那么容易,这也成了摆在一些学生面前的难题。小雨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专业研三学生,从高三到现在她和美术已经打了8年交道,专业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尽管这样找工作还是让她碰了不少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三学生小雨:“目前的话就是投了7、8个(简历),就是有收到面试通知的,收到了4个,但是1轮(面试)结束以后到2轮(面试)只有那么1、2个了。”
小雨告诉记者,其实上学的时候她对自己的专业很看好,可是面对就业难的现状,她也不得不考虑改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三学生小雨:“我以前一直觉得我这个专业哪里都缺,工作嘛,应该还挺好找的,但是就真正当自己面临就业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专业太局限了,就是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可以让自己去挑选,已经不是说我来选择工作,而是看哪个工作需要我。”
小雨的同学张诗琪也有同感,不管是校园招聘还是关注招聘网站,简历投出去十几份,但最终都石沉大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三学生张诗琪:“我们这种艺术生的设计这种专业吧,就是它的局限性比较强一点,可能就是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还会比较好,但是在像西安或者北方这种地区,可能就业的路就很窄。”
专家表示,其实艺术类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和膨胀的艺考浪潮是分不开的,严重的供大于求和无法提供优良的行业训练最终导致毕业生不得不改行。所以理性地选择专业并进行职业规划是进入大学之前的必要攻略。
陕西省心理学会学习与考试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豫成:“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这种把握,去选择是否参加艺术考试。”
责任编辑:王思露